吳淑媛:富家女下嫁「鳳凰男」周揚,撫養3個孩子,苦等7年,卻不料丈夫早已另娶嬌妻

草莓醬 2022/12/13 檢舉 我要評論

1923年,與郭沫若一起寫出《紅旗歌謠》的作家周揚,對富家千金吳淑媛一見鐘情。

然而婚后,吳淑媛為他散盡家財,獨守空房,最終竟因報紙上的一則消息郁郁而終。 似乎又是一段「富家女下嫁鳳凰男,最終被辜負」的戲碼。

但其中糾葛,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

周揚是周家最小的兒子,人長得很英俊,在文學上也頗有才氣。

不過,他與吳淑媛結婚時,周家已經家道中落,一家人都住在一間老木屋里。結婚初期,兩人如膠似漆,就連喝水都要用同一個杯子。相比周家,吳家更加殷實,他們小夫妻的生活,多是倚靠吳家的錢財。

好在,周揚也很爭氣,年紀輕輕,就成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的黨團書記。成名之后,周揚便常常去各個大學進行演講,就在復旦大學的一場活動中,他遇上了自己的情劫,女學生蘇靈揚。周揚對蘇靈揚一見傾心,而蘇靈揚也被周揚的才華所折服。 而這時,吳淑媛懷上了第三個孩子,對于丈夫的出軌,她一無所知。

即將分娩時,周揚將吳淑媛送回了老家益陽待產,他則繼續留守崗位。

臨分別時,周揚拿出了一本信箋,囑咐吳淑媛要多來信。誰知,這一別,竟讓他們成為了「筆友」夫妻。 周揚回到上海后,就與蘇靈揚出雙入對,宛如一對正經夫妻。 可益陽那頭,夫人吳淑媛還在苦苦等待。

她順利地為周揚生下了一個兒子,給周揚捎去了信,希望周揚盡快回來探望她們母子。

但她等來等去,只等到丈夫冷冷的幾個字:這個暑假會回來。

雖然只有寥寥數字,吳淑媛卻開心極了,并馬上開始準備周揚最愛吃的甘草漬梅子。據兒子們晚年回憶,母親當年托人購買了最好的梅子,精挑細選了品相最好的,用水浸泡后清洗干凈,晾干水分后,再用鹽水浸泡,最后進行晾曬,將表皮曬干。接下來,吳淑媛又將曬干的梅子放進甘草糖水里泡一夜,第二天繼續曬干,如此反復三四次就大功告成了。 這個過程很復雜,但是吳淑媛樂得其中,每個步驟都親力親為。最后,她做了滿滿的一壇,放在衣柜的最上面。周家三個兒子,只能望著這個壇子,默默地咽口水。

因為媽媽說了,要等爸爸回來一起吃。 

很快,吳淑媛迎來了暑假,她每天倚靠在門口,巴巴地等周揚回來。

但是,整個暑假過去了,梅子也變味了,她始終沒有見到丈夫的身影。

后來,周揚來了一封信,信上說:因為要去延安工作,所以沒有回來,明年暑假肯定回來。吳淑媛看完信,就又開始忙活做梅子了。就這樣,吳淑媛做了整整七壇梅子,也等了整整7年。

每一年的梅子等得都變味了,都沒有等到周揚回家的身影。那一壇壇梅子,不僅是吳淑媛的思念,也是情感的承載。

吳淑媛原本以為,自己會一直做梅子,一直等周揚回來。 直到有一天,報紙上登了一則消息,讓吳淑媛徹底寒了心。 

那張報紙上登的,是周揚給好友郭沫若的一封信,信的末尾附了這麼一句話:

「蘇(指蘇靈揚)已上抗大,小孩已進幼兒園。」因為這句話,周家的老老小小十幾口人,瞬間炸成了一鍋。

向來最喜歡女婿周揚的吳家老太太受不了刺激,一氣之下病故,吳淑媛在雙重打擊下,更是悲痛欲絕。她披散著頭髮跪在母親墳前,緊緊地攥著拳頭,眼中噙著淚水,帶著三個兒子嚎啕大哭。或許只有在母親的墳前,她才能放聲大哭。

這些年她的辛苦,她的思念,她的愛與恨,都揉進了哭聲中。 很快,年僅35歲的吳淑媛就因悲傷過度,撒手人寰。就連吳淑媛過世時,周揚依舊沒有回來。

直到臨終前,周揚才對自己的三個兒子說:

「我對不起你們的媽媽,也不敢去她墳前,我這輩子實在愧對她。」可惜的是,他的懺悔來得太遲,三個孩子心中父親的形象,早已隨著那七壇過了季的梅子一起,腐壞變質。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