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著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據資料記載,我國的種子植物已經達到了2.45萬種了,這在世界上已經排到了第三位,僅次于馬來西亞和巴西。由此可見,我國的自然資源具有豐富多樣、潛力巨大、數量豐富的特點。
說到植物資源,我們也會想到中藥材資源,我國能夠用來制作中藥材的野生植物也多達500種以上,常見的藥材有麥冬草、過路黃、敗醬草、醡漿草、石橄欖、谷精草、草珠子、金線蓮、七葉蓮和九死還魂草,它們都具有較高的價值。
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另外一種俗稱是「白人參」的藥用植物,這種植物在民間有著許多不同的俗稱、小名和俗稱,一些農村的老人會直接叫它土人參,這個名字聽起來也挺接地氣的。由于許多花友并不了解這種白人參,甚至把白人參當成了雜草,萬萬想不到這樣的白人參如今過于珍貴,而且也難尋到它,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白人參吧。
所謂的白人參,大名是:寶塔菜
寶塔菜就是一種根莖和人參一樣發達的植物,但是呢,它的根莖又沒有人參那麼大,但是根莖為透明色或者白色,這相當特別,很少有植物的根莖是這種顏色的。另外,寶塔菜的根莖會螺旋向地下生長,我們直接將處于成熟期的寶塔菜采挖出來,那就能看到這種特別的根莖了。
您要是沒有在現實當中見到寶塔菜,那也沒有關系,我們本期可以看看寶塔菜的圖片來簡單認識一下它。如今,寶塔菜雖說是很有名,但人們對于它的稱呼各不一,有的人則是叫它地蠶、草石蠶、土人參、地牯牛草等,不知您當地都把這種植物叫做什麼呢?我更喜歡叫它寶塔菜。
寶塔菜還有什麼其它特征?
它的高度僅僅在30厘米左右,很少超過50厘米,葉片就具有對生的特點,這些葉片雖然小,但形狀為長橢圓狀卵形,這看起來也相當奇特和好看,植株還有直立的莖,它的根系為多年生宿根,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些根系還有脆嫩無纖維這個特點。
能制作醬菜
有花友曾經就把寶塔菜鏟除掉了,萬萬想不到它能夠用來制作醬菜,用寶塔菜制成的醬菜具有香脆可口、咸甜適中、酸甜可口、鮮美多汁、甘脆爽口的特點,可以說也是一種美味。在西方,寶塔菜也很有名,西方也會用它做菜,不過菜名是叫「羅馬花椰菜」。
如今的寶塔菜在我國的江浙一帶成了「特色小菜」,它經過簡單處理后就有了食用價值,我們在別的地區也能看到寶塔菜的身影。
據資料記載,寶塔菜也是揚州的特產,在清朝時期寶塔菜比較聞名,它一般是作為一種小菜被熟知。如今,寶塔菜還能被加工成咸菜、罐頭和甜果等。據筆者了解,揚州罐藏螺絲菜是醬菜之上品,具有一定的價值,難怪村里老人叫它土人參。
現在野生的寶塔菜可能比較難尋找,不知您家鄉是否還有寶塔菜呢?
寶塔菜的其它價值
在《全國中草藥匯編》就曾經描述過寶塔菜,它的性味歸經是:甘,平。至于藥用價值,也說了有祛風熱利濕,活血散瘀的特點,但也僅僅是供參考。雖說寶塔菜能被我們加工成藥材,但野生的寶塔菜若沒有經過專業人士的處理、檢驗、炮制等流程,它可能也有一定毒性,切勿亂取用它。
關于有1種俗稱是「白人參」的野生植物,也就是寶塔菜,我們簡單了解到這里,您是否有見過寶塔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