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練習瑜伽的朋友一定聽過,「 開髖練習」、「 打開髖,伸展腹股溝」、「 髖骨擺正」等等語句。那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一定要打開髖關節呢?瑜伽里經常講的開髖,到底開的是什麼?這些問題很多人不一定清楚。
為什麼要開髖?
首先現在大多數人都在室內辦公,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坐著,久坐不運動髖部的肌肉和筋膜會緊張,久而久之使得 骨盆周圍肌肉變得僵硬,這樣會引起運動失衡。
致使其他身體部位過度使用,比如有些人年紀輕輕就有 腰肌勞損、腰間盤突出的毛病,就是 因為髖關節不靈活,腰過多的參與了運動。
開髖開的是什麼?
開髖里的「髖」是指髖關節,髖關節連接臀骨和大腿骨。這個關節是腿骨上的一個球,安置在臀骨上的凹槽里。
我們常說的開髖其實并不是要增加髖關節的活動范圍,而是要 恢復它原本應有的活動范圍。
平時常常聽說「髖緊」這個詞,其實緊的是肌肉和筋膜,所以開髖是 伸展那些因為僵緊而影響髖關節活動的肌肉和筋膜,讓他們變得柔韌又有彈性,髖關節變得靈活,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膝關節和腰椎免受疼痛的困擾。
開髖有前后左右內外之分,主要拉伸髖部周圍的肌肉群。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介紹一組拉伸腹股溝、大腿外側、臀部外側肌肉的體式,幫助大家輕松開髖。
01 / 半睡鴿子
從下犬式進入;
右膝往前放于右手腕后方;
右腳放于左手腕后側;
左腿往后延展,髖部找地面;
延展脊柱,打開胸腔,雙手向前伸直。
保持1分鐘,換邊重復。
02 / 方塊式
從下犬式進入;
雙腿盤坐,右腳放在左膝上;
右小腿在左小腿上,雙腿之間呈三角形;
身體由腰部開始向前傾;
雙手向前放到前方的地板上;
收下巴,頭自然垂下,肩膀放松;
保持1分鐘。
03 / 低弓步式
從下犬式進入,左腳往前;
膝蓋彎曲23腳趾對準膝蓋;
右腿膝蓋前側著地,腳背壓地;
雙手向上延展。
保持30秒,換邊重復。
04 / 蜥蜴式
從單腿下犬式開始;
左腳向前放于左手外側;
髖部下沉,左膝彎曲垂直于腳踝;
右腿膝蓋前側著地,腳背壓地;
雙手手肘著地,胸腔打開;
背部保持延展;保持1分鐘,換邊重復。
05 / 戰士二式
從下犬式開始;
右腿向前跨一步,膝蓋彎曲到90°,
大腿與地面平行;
左腳掌外側往下壓,啟動大腿內收肌;
兩臂抬起側平舉,眼睛看右手指尖;
保持30秒,換邊重復。
06 / 站立半鴿式
站立,雙腳打開與髖同寬;
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左腳踝放在右膝蓋上方,左腳回勾;
彎曲右膝蓋,雙手向上延展;
保持1分鐘,換邊重復。
07 / 蹲坐式
站立,雙手放于身體兩側;
雙腳打開比肩寬,腳尖自然向外;
雙手合十,下蹲,臀肌微收緊;
手肘推膝蓋向外;保持30秒,恢復站立。
08 / 坐角式
坐在墊子上,雙腿伸直打開到最大的限度;
緩慢地向前推進,保持背部平坦;
(下不去的朋友手掌推地,有拉伸感即可)
腳趾和膝蓋豎直向上,不要彎腰駝背;
盡可能將手向前伸,胸部貼地,雙肩下沉;
保持30-60秒。
09 / 趴青蛙式
四腳板凳式開始,雙腿向兩側打開;
大腿和臀部成90度,大腿和小腿成90度;
手肘支撐在身體前側,髖部下沉;
身體前屈胸腔延展向前;
雙手重疊,頭放在手背上方;
保持1分鐘。
10 / 半快樂嬰兒式
仰臥,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右膝蓋彎曲,右手抓腳掌外側;
右膝蓋找向地面方向;
左腿伸直往下壓,左髖不抬起來;
保持1分鐘,換邊重復。
11 / 仰臥牛面式
仰臥,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右大腿放在左大腿上,雙腿交叉彎曲;
右手抓住左腳,左手抓住右腳;
保持背部、頭部貼地;
保持1分鐘。
開髖在瑜伽練習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但是開髖也不能過度,過度開髖會讓髖關節周圍的肌肉松弛無力,從而影響到骨盆的穩定,這樣也會引起很多問題。
同時開髖的動作需要長時間保持,非常適合在睡前進行練習,讓你在打開髖部的同時促進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