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不是一個好太太,她不會做飯,更不會照顧孩子。」
2006年,網絡上突然走紅了一篇采訪, 內容是關于林徽因與梁思成之間的愛恨情仇,敘述對象則是梁思成的第二任妻子——林洙。
其中,她對林徽因作出的評價, 徹底顛覆人們以往的認知,尤其是私人生活方面,各種羞辱的詞語全部迸發了出來,稱林徽因「不檢點」。
林徽因
這就好比娛樂圈爆出來某些花邊新聞后,人們在吃瓜之余,總是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大搖其頭,揮舞著 「將軍墳前無人問,戲子家事天下知」的旗幟,自詡正義。
但是,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林徽因與梁思成之間經歷什麼故事?林洙又為什麼要當眾「抹黑」林徽因呢?
就讓我們將時間倒退,回到那段戰火紛飛的民國時期一探究竟!
家庭聯姻,互生真情
梁思成與林徽因
《初刻拍案驚奇》中有句名言: 「惟門當戶對,年貌相當,方你敬我愛,如膠似漆。」這也深刻揭露了舊時中國男女婚嫁的原則,就是門庭相稱,地位相當。
即便民國是思想解放的黃金時代,但也沒有亂娶互嫁的婚姻,基本上是父母之約、媒妁之言。因此,林徽因與梁思成的愛情故事, 可謂珠聯璧合,天造地設的一對。
20世紀初,林家和梁家都是北平的高門望族,林家是 林長民,出身革命世家,袁世凱當上大總統后,他時任參政院秘書長,地位舉足輕重。
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
梁家是 梁啟超,近代中國的思想啟蒙者,在中國的政治舞台上占據重要的位置,曾被袁世凱親自邀請回國參政。
兩人都是身居高位,且關系親近,算是看著對方孩子長大的。那時的梁啟超獨具慧眼,一眼相中了林長民的女兒林徽因 ,想要為他木訥的兒子梁思成牽線搭橋,促成良緣。
1918年, 梁啟超商量謀劃,在征得林長民的同意后,以「拜訪」為由,將梁思成送到了林家,與林徽因結識相處。
林徽因與父親林長民
當時的梁思成就讀于北平清華學校,接受新思想的教育,因此對「相親」一事并無好感,只想應付了事。 但事情的發展很快超出了他的預料。
14歲的林徽因與北平尋常女子的裝扮大不相同,她梳著兩個小辮子,五官精致,一雙明亮的眼睛顯得格外有神采。雖沒有傾國傾城的美貌,但算得上如山茶花般靜謐淡雅。
林徽因
梁思成一眼萬年, 無法自拔地喜歡上了聰慧又有靈氣的林徽因。
然而,兩人初識后沒多久,林徽因隨父親去了英國倫敦。整整一年時間,等再次回到北平后,兩人的互動才有多了起來。
彼時的梁思成不僅有學識豐富,興趣廣泛,而且做事務實,給人一種可靠、安全的感覺。但林徽因情竇初開,對感情的認知并不準確。
梁思成與林徽因
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交通事故, 讓梁思成與林徽因的關系走得更近了些。
那時,梁思成的姐姐從菲律賓托運了一輛哈雷摩托車到北平,送給他做禮物。而他經常會騎著哈雷車去找林徽因游玩。
一次,梁思成到林家吃飯,因林徽因的要求,把他弟弟 梁思永也一同帶來。
圖源網絡
當時,兩人騎著哈雷車的路上,因躲避學生游行的隊伍,與大總統府高官的車輛發生碰撞。梁思成壓在了摩托車下,當場不省人事。
兩家人趕到后, 迅速將他送進了醫院,連做了5次手術后,才勉強保住了性命。但他的左腿要比右腿短一截兒,這也是梁思成走路跛腳的來源。
雖然留下了終身殘障,但梁思成因禍得福,收獲了林徽因的真心。 在他住院治療的日子里,林徽因每天都來照看,幫他擦身子。
林徽因
一來二去之下, 林徽因漸漸喜歡上了這個有趣的男人, 兩人也從朋友變成了戀人關系。
結婚成家,感情穩定
1923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梁啟超的安排下,去到了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深造,共同研修建筑系,將來要成為一名建筑師。
共同的目標,共同的學習,共同的生活, 讓兩人的關系也來越緊密,同時也增加了很多默契。
梁思成與林徽因
比如林徽因想出來創意后,總會換個草圖完事兒,但有著美術功底的梁思成總會將她的設計稿描繪得異常工整,不會出現一分一毫的差錯。
另外,林徽因思維跳躍,時刻充滿著奇思妙想, 猶如一個精靈。而梁思成總是不厭其煩地寵著她, 還會陪著她一起做怪事兒。
一次,林徽因為參加學校的派對活動,設計出一些奇特的服裝。而梁思成也極其配合地穿上,哪怕是頭戴軍統帽,身穿清朝的袍子 ,甚至嘴角還要畫上奇怪的胡子。
梁思成與林徽因
兩人的共同好友費慰梅曾這樣評價兩人的性格特點: 「林徽因愛開玩笑,感情很充沛,對事情很堅持,走到哪兒都能引人關注。梁思成則溫爾儒雅,幽默風趣,非常痛恨那些故意毀壞公共古代建筑物的人,認為這是對建筑師的不尊重。」
他們一個搞笑,一個幽默;一個堅持,一個原則。任誰看了都要說上一句「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啊」!
梁思成與林徽因
1928年,林徽因與梁思成結束了賓大的學習,由梁思成的姐姐、姐夫作為見證人,在加拿大舉行了西式婚禮,兩人正式成為了夫妻。
當時,梁思成問林徽因: 「有一句話,我只問這一次,今后不會再問。為什麼是我?」
林徽因說: 「答案很長,我準備用一生去說,你準備好了嗎?」
林思成與林徽因
文人雅士表達愛意的方法,或許都是這樣與眾不同的。但愛情的風花雪月,終究與婚姻的柴米油鹽不同,兩人之間也有了或多或少的分歧。
比如,林徽因患上肺病后,回到北平休養。她晚上寫作時會進行一些儀式性的開始,比如擺上一瓶鮮花,穿上一襲白裙等等, 然后坐在對面全是荷花的房間里。
「要是我是一個男的,看到一個女人這樣,我會為之暈倒的。」
林徽因
可是,梁思成卻置若罔聞,對林徽因說: 「我是個男人,但我并沒有暈倒。」
林徽因翻了翻白眼,回道 :「不解風情!」
七七事變后,北平淪陷,林徽因與梁思成開始了逃亡之旅,顛沛流離的生活,讓兩人都痛不欲生,但好在相互扶持,也能勉強熬過去。
圖源網絡
後來,梁思成被耶魯大學聘請為客座教授,而林徽因也到了云南大學做兼職英語老師。即便生活條件依舊很差, 但兩人并沒有因為苦難而忘記彼此的感受。
林徽因喜歡文學,也喜歡和朋友們討論當下時事熱點,因此梁思成就會帶一些鐘表、收音機等等。而林徽因也會花費大半個月的工資,給梁思成買一個測量用的小卷尺。
圖源網絡
梁思成撰寫《中國建筑史》的過程中,林徽因也會在旁協助。因此,梁思成曾經在這本書的前言中寫道: 「我要感謝我的妻子、同事、舊日的同窗,二十多年來,她在我們共同的事業中不斷貢獻著力量。」
新中國成立后,林徽因與梁思成被邀請參加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但林徽因16歲時染上的肺病, 已經發展成為了肺結核,重病纏身,不得不臥床。
林徽因
病床上的她依舊樂觀堅強,而梁思成不脫衣縷地脫身照顧,任何事情都親力親為,稱得上不離不棄的模范丈夫。
可惜,1955年4月,林徽因病情加重,在夜晚孤獨病逝。 而臨終前沒有守候在愛妻身邊,成了梁思成的終身遺憾。
圖源網絡
沒有轟轟烈烈,沒有海誓山盟,兩人卻走過了27個年頭。他們互相支持,度過最困難的時光,而后迎來榮光,又一起享受,堪稱民國最經久不衰的愛情故事。
不過,林徽因無論如何都不想到,百年以后, 自己的情史竟然再次被有心人搬上台面,大肆宣揚,讓她為名聲所累。
流言蜚語,不值一提
林洙
2004年,林洙撰寫一本書,名為 《梁思成林徽因與我》。世人如夢初醒,得知梁思成竟然娶了第二任妻子,而讓林徽因飽受詬病的那句話「怎麼辦?我好像同時愛上了兩個男人」也出自于此。
其實,林徽因的一生,除了丈夫梁思成, 還與另外兩個男人交往甚密,一是徐志摩,二是金岳霖。
在倫敦的那段日子, 徐志摩對林徽因展開了猛烈的追求,但在得知徐志摩有家室后,林徽因就決心與徐志摩保持距離。
圖源網絡
要知道,當時的徐志摩在康橋(現劍橋大學)接受的是貴族教育,不僅能與英國名士結交,而且翻譯文學著作、創作新詩,回國后更是在各個大學演講,可謂是風光無限。
這樣魅力四射的人 ,對于剛剛睜開眼看世界的林徽因來說,充滿了吸引力。但她還是果斷拒絕,因為她不想再讓自己母親的悲劇重演。
林徽因的親生母親何雪媛是個典型的富家小姐,不會討好公婆和丈夫。後來,林長民又娶了姨太太程桂林,對她極致寵愛, 被人稱為「桂林一枝室主人」。
林徽因
在林徽因的童年記憶中,幾乎都是母親無休止的抱怨,因此,她痛恨插足他人感情的第三者。尤其是徐志摩竟然為了她與 張幼儀失婚后,他們便再無可能性。
而金岳霖出現,仿佛是男版林徽因,兩人同是思想跳躍,經常會做出某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因此,林徽因也的的確確說出了那句 :「怎麼辦,我好像同時喜歡上了兩個男人。」
圖源網絡
金岳霖也曾說過要「逐林而居」,尤其是林徽因病逝后,他宴請好友前來祝壽,第一句話是「今天是林徽因的生日」。 而他雖然標榜終身不娶,但美國女友泰勒小姐始終保持著同居的關系。
值得一提的是,陳鐘英和陳玉主編《林徽因集》時,拜訪過金岳霖,詢問如何看待徐志摩追求林徽因一事。
圖源網絡
金岳霖連連搖頭,說: 「不度德,不量力,他們(梁思成和林徽因)是多好的一對啊!」
因此,有些事情被有心人放大,故意塑造出金岳霖癡情的形象。無非是以訛傳訛,無中生有罷了。
不過,當這些證據一一擺出來后, 林洙依舊堅持自己對林徽因的看法,還換了套說辭,稱林徽因不做家務,是個嬌小姐。
圖源網絡
對此,梁思成與林徽因的孩子們——梁再冰和梁從誡的話想必更有說服力吧!
在昆明期間,林徽因與梁思成一起建造出一所抵擋風雨的小房子,可沒多久就遭到了日軍的轟炸, 他們一家人輾轉來到了四川宜賓的小村子里。
當時,梁思成因為長期伏案工作,再加上腿疾,爬上爬下非常辛苦。林徽因不忍心看丈夫難受, 正好自己頂上去,在院子里掛了一根竹竿,順著往上爬,修補年久失修的屋頂瓦片。
林徽因
每天早上5點左右,林徽因都會準時起床收拾,將家里盛水的大水缸挑滿水,然后買菜回來給孩子們做飯。
她在寫給朋友費慰梅的信中說: 「在困難的三餐時間里,根本沒有時間感知任何事物,最后我渾身痛著[呻·吟]著上床。」
因此,在林徽因與梁思成的親朋好友中, 林徽因是位值得尊敬的「主婦」,如果沒有她細心的打理,梁府又怎麼會有各得其所的高朋滿座呢!
圖源網絡
或許,林徽因不同于只會洗衣做飯的尋常主婦,因為她的一生,始終保持著對藝術,以及學術的高度追求,要平衡家庭與事業來說,的確很難。
林徽因去世后,梁思成娶了林洙。 但也只是為了填補梁思成晚年生活的艱難與空白,根本無法代替林徽因在梁思成心中的地位。
林徽因與林洙
林洙作為兩人愛情的見證者,當然明白自己永遠也比不上林徽因,因此才頻繁抹黑林徽因,其中有很多不尊重事實的說法,也招致了很多人對林洙的反感。
如果林徽因在世,想必一定會出一本自傳, 來堵住悠悠眾口。因為像她這樣精神和經濟都獨立的女性,算得上是現代社會的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