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愛情來臨時,她會勇敢追求;
當愛情不在時,她會好好愛自己。
張愛玲說,她一生最崇拜兩個女人,一是母親,二是姑姑張茂淵。
張茂淵何許人也?
她既留過學、破過產、失過業,也是中國最早的女主播、電影翻譯員。
但她最廣為人知的,是一份長達半個世紀的愛情。
從22歲等到78歲,連張愛玲收到喜帖的那一刻都老淚盈眶:姑姑終于得償所愿了!
那是她的初戀,等待了半個世紀,才擁有這份相守。
當愛情空窗時,她在使勁過好自己的生活;當愛情可以實現時,她在勇敢追求。
這就是一輩子都在取悅自己的張茂淵。
1
1901年,恰好是一個新世紀的開始。
而對清朝來說,卻是末日前夕。
那些晚清貴族們,強撐著一襲華麗的袍子,里面長滿了虱子。
那年,張茂淵便出生在這個貴族世界里。
她是李鴻章的外孫女。
可惜在同一年,「賣國賊」李鴻章在一片咒罵聲中,與世長辭。
第二年,張茂淵父親抑郁而終,偌大的家,只剩下孤兒寡母。
失去了丈夫后,妻子把家族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兒子身上。
為了不讓他跟紈绔子弟學壞,母親就給他穿上花紅柳綠的衣服和繡花鞋。
難道是想借鑒賈寶玉的培養方案?
可悲的是,那個男孩不是賈寶玉,他無法隔絕大染缸對他的侵害。
長大后的他,抽大煙,逛妓院,上賭場,家暴……
在吞云吐霧中,他卑微地茍活著。
而張茂淵同樣在這兒,卻如一朵向日葵,往光亮處頑強生長。
她是爭強好勝的「探春」。
圖 | 左1為張茂淵
小茂淵不愛穿束手束腳的裙子,總穿褲子,扮成少爺模樣。
父親過世,母親專注于兒子。
她有自由生長的小空間,她沒有裹腳。
她愛看書,關注報紙新聞,接觸新思想。
她看不慣大家族的丑陋,看不慣哥哥渾渾噩噩的樣子,更不愿把自己困在這青苔斑駁的深宅里。
困在這里,等待她的將只是一個陌生的少爺的迎娶,過著壓抑的宅院生活。
出走,成為她20歲最清醒的選擇。
《肖申克救贖》: 生命在于簡單的選擇,有人選擇生存,有人選擇死。
她選擇出走英國,去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學習鋼琴。
張茂淵成為了中國第一批出走的娜拉。
2
在前往英國的游輪上,張茂淵遇見了初戀。
大海使她難受——
暈船,吐的一塌糊涂。
一個男生從口袋里掏出方巾給她,溫柔的問:
您沒事吧?
溫文爾雅的氣質,配上高高瘦瘦的軀體,正好。
他的名字叫李開弟,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
•他很細心,陪她聊天,跳舞。
•在遼闊的大海中,一起看日出日落。
•他將淡紅色披肩披在船頭髮呆的她。
•他用英文高聲朗誦起拜倫的詩歌。
兩人互相吸引。
圖 | 張茂淵與初戀李開弟
在這趟難受又無聊的旅行中,幸虧有他,才能過得那麼溫柔又浪漫。
從此,她牢牢記住這個溫柔的人,惦記了余生。
然而,當李開弟得知她是「賣國賊」李鴻章的外孫女,她的父親張佩綸在中法戰爭中狼狽逃竄,她哥哥是個抽大煙,逛妓院的,他沉默了。
兩人就像徐志摩的那一首《偶然》一樣,
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在這艘游輪靠岸后,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張茂淵曾經寫信給他,此生若等不到你,便等你到下輩子。
只可惜,因為對張家的厭惡,讓李開弟根本就沒能真正認識這位出身貴族的女子。
圖 | 張茂淵
後來,李開弟回國結婚,新娘不是張茂淵。
他要結婚,便結婚去。
她不是一個離開誰就不能活的人,也不屑于做第三者。
收到婚宴邀請的張茂淵,落落大方地出席了。
因為能講一口流利的英語,所以她擔任了伴娘,幫忙招待。
他們之間,如普通朋友,保持著禮貌的信件往來,偶爾好友聚會,碰巧二人都在,就微笑著打個招呼,僅此而已。
女人最高級別的自在,是忠于自己的坦蕩。
3
《傾城之戀》中,找個男人結婚,獲得長期飯票成為那時許多女人的唯一選擇。
殊不知,張愛玲的姑姑,自己就是自己的長期飯票。
圖 | 左:張愛玲,右:張茂淵
當她從英國留學回來,張家更加的殘破不堪,連祖屋都被買的清光。
就連母親留給她的唯一一份財產,也被她哥哥明目張膽地搶走。
雖是貴族小姐,但早已一無所有。
屈服了嗎?不可能!
那時候的上海,職業女性數量相當少。
但張茂淵穿上西裝,腳踩高跟鞋,出入各大銀行,終于找到了一份工作,自力更生。
不幸的是,沒過多久,上海淪陷,洋行業績受損,大規模裁員。
張茂淵失業了。
不過她很快就找到了工作,進了一家電台,成為中國第一代女主播。
圖 | 張茂淵
張茂淵負責誦讀新聞稿,每天工作半個小時,月薪好幾萬。
高薪職業,工作輕松,上班可以摸魚,是多少996打工人的理想工作。
然而,她卻跟張愛玲抱怨說:
我每天說著半個小時廢話,能拿到幾萬的薪資,真沒意思。
沒多久,她就裸辭了。
張茂淵的理由是:
做著個不稱心的事,愁眉苦臉嫌了錢來,愁眉苦臉活下去,卻是為什麼呢?
對于工作,她更注重內心的體驗,活得真實。
為了追求新鮮感,她去戲院應聘了翻譯員,為國外影片做現場翻譯。
放在今天,這份工作難度也是極大的。
但她完成得很出色,翻譯水準一流,人物感情表達要求十分到位。
憑著如此才干,總經理升任她為秘書,一干就是10年。
圖 | 張茂淵工作的地方——大光明戲院
沒有哪個女性在那個時代可以如此隨意切換工作。
但張茂淵做到了。
每一份工作,靠得都是她過硬的能力。
作為一個獨立女性,張茂淵憑著不錯的收入,和張愛玲住在高級公寓,過著有滋有味的生活。
直到今天,張茂淵依然啟發著女性。
只有貨真價實的能力,才能有底氣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活得更隨性。
4
這個世界對大齡單身女青年總是猜測多多,惡意滿滿。
孤僻,無趣,乏味,等一系列詞語成為這個群體的標簽。
但實際上,絕大部分的她們都十分優秀,只是不愿意將就。
她們享受著自由的單身生活。
早在民國時期,張茂淵就已經打臉這一刻板印象了。
在張愛玲的文字里,我們認識了一位很有趣的張茂淵。
張愛玲把張茂淵在生活中說出的話,寫成了《姑姑語錄》,因為她姑姑完全是個民國段子手。
說的話,又新奇又俏皮。
她評價自己文武雙全,文能寫信,武能納鞋底。
圖 | 張茂淵
有一天夜里,非常寒冷。
她急急往被窩里鉆,順勢吟詩一首:
冬之夜,視睡如歸。
個性十足的張茂淵也會有普通女孩的煩惱,一個是減肥,一個是拖延癥。
有一陣子,她不知不覺胖了。
便寫信給一位朋友,吐槽:
進來就是愛吃愛睡,長了肉。好不容易才決定做條褲子,前天裁了一條腿,昨天又裁了一條腿。這褲子總有成功的一日吧。
真實讓人忍俊不禁。
當看到樓下一排排裝束整齊的士兵,她會想到菜葉上的毛毛蟲。
這樣的人,對于生活,自然是帶著濃濃的熱情。
張茂淵還很會擅長自嘲。
有一回,她生了病,很久都沒有痊愈。
換一個唧唧歪歪的人,黯然神傷在所難免,更高級的是把自己當成一個病西施式的薄命紅顏。
張茂淵卻帶一點嘲笑,說道:
「又是這樣懨懨的天氣,有這樣的虛弱,一個人整個地像一首詞了。」
就那點抒情的小氣氛,被她這一點自嘲破壞光光,讓人想起某些矯情的形象,跟著心領神會地笑起來。
圖 | 左三為張茂淵
5
張茂淵賣過許多珠寶行當,只有一塊淡紅色的披肩,還一直留在身邊。
那是初戀李開弟送給她的,也是她對愛情的不將就。
文革時,出身不好的李開弟被打成反革命派。
他老年失去妻子,女兒遠在廣州,兒子被逼自盡。
親友避之不及。
這個風燭殘年的老翁,被抄家,批斗,派去掃垃圾。
當她從書信中得知這一切后,即便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但她還是在這段艱難的歲月里,不顧別人的冷嘲熱諷,給予了他無微不至的照顧。
圖 | 李斌之子,晚年李開弟,晚年張茂淵,李斌之女
10年后,張茂淵終于等到李開弟昭雪,她提筆寫道:
不是我不愿再等,我怕時間不等我。
他則回信:
雖然我曾經走遠,心卻沒有離開過。
于是,兩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親朋好友的祝福下,完成了簡單的儀式,終成眷屬。
圖 | 晚年張茂淵,晚年李開弟
張茂淵後來身患癌癥。
她愛了一輩子的初戀,給了她無微不至的呵護。
房間里常年彌漫著中草藥的味,因為要日日不間斷地煎藥;在病床前講笑話,逗她開心。
1991年6月9日,她九十歲生日,吃了一口蛋糕,甜蜜地看著眼前的丈夫說:
對不起,我挺不住了,能夠遇見你,與你相守,是我的幸運。
不久,張茂淵離開了丈夫,走完了她的一生。
臨死,她用了「幸運」二字來概括這52年的不將就,換回12年的相守。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覺得可惜,但張茂淵認為這值得。
從花樣年華,等到白發蒼蒼,整整52年。
人生那麼短暫,有幾個52年呢?
圖 | 張茂淵晚年
即便到了21世紀,獨身到78歲才結婚,也是被世俗所議論的。可貴的是,張茂淵忍受了流言蜚語,敢于堅守自己的愛情,不將就。當愛情來臨時,她會勇敢追求;當愛情不在時,她會好好愛自己。 她的一生都在取悅自己。小時裹腳,尋找長期飯票,因為歲數而結婚生子......這套存活了許久的女性公式, 張茂淵一腳踹開,只為自己活個喜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