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上海,汪偽政府秘書長周佛海的家中,一場麻將局正熱鬧展開著。
作為女主人的楊淑惠如往常般,與三位熟悉的官員太太邊打牌邊嘮家常;幾圈麻將下來,楊淑惠幾乎輸光了桌上的錢,興致極差時,一位身穿藍絲絨旗袍、名為徐來的太太無意間打出一張牌,恰是這張牌,讓牌運不濟的楊淑惠終于有機會反敗為勝。
在女主人一句眉開眼笑的「胡了」中,名為徐來的那名女子,邊抱怨今日手氣太差,邊以漫不經心的狀態問了楊淑惠一個問題:
「聽說中華旅館綁架案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想必那些人進了76號夠他們受的!」
贏了一大筆錢的楊淑惠,聽到這句話更是春風得意,像是炫耀丈夫周佛海的本事,她胸有成竹道:「那自然,骨氣再硬的人落到我家老周手里,也會乖乖服軟…」
「這麼說,周先生又立大功一件!」這是徐來的恭維,也是她不動聲色的試探。
「聽說是昨晚審下來的,害得我們老周親自加班…」
說到這里,楊淑惠像是意識到什麼,連忙下意識捂住嘴,而后打量了正重新洗牌的徐來;看對方把心思放在手中的麻將上,對自己剛才說的話似乎沒聽到,楊淑惠才暗自松了口氣,連連笑著:
「不講那些事了,趁著大家都在,咱們姐妹幾個再來一局…」
彼時,沉浸于恭維聲的楊淑惠怎麼也沒想到:一場反敗為贏的麻將局,竟然泄露了76號的重大秘密。
也是彼時,身穿藍色絲絨旗袍、看似為一場麻將敗局垂頭喪氣的徐來,卻憑一己之力,挽救了前線將近30萬新四軍的性命。
她不是經驗豐富的間諜,不是戰功顯赫的英雄。
在燈紅酒綠、縱情聲色的上海灘,她所擁有的身份,也不過是個過氣的女明星,如今借著丈夫的權勢和地位,游走于各界的交際花。
作為交際花,天生貌美的徐來,是有優勢的。
畢竟,她的美麗和優雅,是外界公認的,也是無數富家太太學不來的。
但不同于許多女子的韶華易逝,徐來的美卻是永恒而璀璨的。
就像是荊棘鳥以性命的代價,吟唱出最為動聽的歌曲般,在風雨飄搖、山河動蕩的歲月中,這個滿心祈求歲月靜好的平凡女子,亦用自己的膽識和尊嚴,為艱苦漫長的抗日戰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她的一生,生得璀璨無比、傾城獨立,卻也活得跌宕起伏,波瀾壯闊。
若是了解完她的生平經歷,我想:每個人心里或許都涌現出深深的敬佩與疼惜。
.
上海灘的種種傳奇中,少不得風華絕代的女子。
提及上世紀影視圈的優雅女性,很多人可能最先想到胡蝶、阮玲玉。
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故事,也因流傳于世,讓她們的名字和身影至今鮮活。
但穿梭時光回到燈紅酒綠的上海灘,大家會發現,還有一個人的名字,要比胡蝶、阮玲玉更加備受矚目,更加彰顯傳奇。
她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徐來。
天生的美貌優勢,讓徐來順利進入了影視行業。
作為新人的她,事業能夠得到快速發展,便因為她的出眾相貌。
在照相技術尚不成熟的年代里,但凡看過徐來照片,無論是達官顯貴、販夫走卒、無論是美學鑒賞師,都會有一個相同的共識,這個女人確實很美。
而且這種美,并非雨后白蓮的清麗脫俗,也非荊棘玫瑰的嫵媚多姿;不管是長相上,還是行為舉止,徐來身上總有一種老上海人的優雅和高貴,恰是這種獨特的氣質,也為她贏得了「東方美人」的稱號。
1932年,年僅19歲的徐來憑借出眾的相貌,被明星影業公司相中,出演電影處女作《殘春》。
這部電影中,聰明美麗的校花備受男生追捧,而熒幕之外,作為扮演者的徐來,也瞬間成為上海灘無數達官顯貴心中的夢中情人。
在一戰成名的優勢中,年紀輕輕的徐來,又接連拍攝了《泰山鴻毛》《殘春》《女兒經》《路柳墻花》《到西北去》《華山艷史》等影片,真正聲名大噪,成為國人皆知的巨星。
從1932年的起步到1935年的輝煌,毫無人脈和后台的徐來,就這樣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在她最火的年代中,凡是她穿過的衣服,很快就被上海各界名媛爭相模仿,以至于百貨大廈賣斷貨,依舊訂單不斷。
擁有眾多影迷的她,成日接到的信件更是多如雪花,困于事業的繁忙,她只好請了私人女秘書,幫她處理這些事情,恰是這份舉動,讓她成為中國影星中第一個聘用女秘書的人;沒有多久,因為行程安排的問題,她又親自挑選購買了自己的汽車,這也讓年紀輕輕的徐來,成為繼楊耐梅之后第二個擁有私人汽車的女明星。
可能也會有人疑問:當年的徐來既然擁有如此風光無限的成就,為何在后世不被人知?
那是因為:她在影壇活躍的時間并不長。
當名聲享譽全國后,她并沒有像胡蝶、楊耐梅等人繼續在熒幕發光發熱,而是果斷退出了影視圈。即便她擁有的璀璨成就,僅用了短短三年。
讓她下定決心退出影視圈的,是好友阮玲玉的死。
一句「人言可畏」的遺言,也讓身處影視圈、婚姻遭受困擾和非議的徐來困惑不已。
為了擁有嶄新的生活,為了讓人生不再遭受流言蜚語的侵蝕,年僅26歲的她,以頭也不回的決絕,離開了不如意的婚姻,也離開了讓她名聲大噪的影視圈。
一心想逃離喧鬧、擁有真正平靜生活的徐來,也許從來沒有想到:
恰是自己的這份決定,讓她此后的人生迎來更驚濤駭浪的考驗;而這條路走得太難太苦,以至于一生飽受爭議、至死蒙冤!
.
作為上海青幫當家人的杜月笙,對徐來是由衷欣賞。
不忍徐來孤苦伶仃的他,親自為對方推薦了一樁合適的婚姻。
那是一個叫做唐生明的年輕人,照片上的他面容俊朗、一表人才。
說起來,杜月笙親自做的這樁姻緣,也是門當戶對、郎才女貌。
唐生明畢業于黃埔軍校,認識徐來時已經是國民黨的中將參謀。
他出身顯赫,父親唐承緒在他們老家有一個綽號叫「唐半城」,稱得上家財萬貫;他的大哥唐生智是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曾在南京大屠殺時擔任南京守軍司令,是歷史上著名的抗日將領。
這樣的家世出身,也讓唐生明擁有常人羨慕的人脈資源。
同樣就職于國民黨內部,他與戴笠是無話不談的好兄弟;曾在黃埔軍校求學的他,也深受老師周恩來的諄諄教導,而陳賡則是對他照顧有加的學長,兩人交情亦是深厚。
通過這里,也不難看出:唐生明與國共兩黨都有著密切關系。
但這種密切的聯系并非投機倒把,作為一個優秀的軍人,唐生明可謂將自己的全部,都獻給了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
遇到傳說中的「東方美人」徐來時,這個錚錚鐵骨的熱血男兒,才真正知曉何為愛情,何為牽掛。
在杜月笙的幫助下,兩人順利結婚。
作為人生中的第二段婚姻,曾掙扎于名利場的徐來,從不奢求大富大貴,只求在這動蕩亂世,可以許得此生平安,與愛人攜手白頭。
但是這樣的愿望,似乎注定是場空夢。
丈夫唐生明無微不至的愛她,可他擔著丈夫和父親責任的同時,肩膀上更扛著軍人保家衛國的職責;身以許國,再難許卿,這是兩人婚姻必然的走向。
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到艱難的中期。
此時國共兩黨達成第二次合作,實現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但在這最為關鍵的時期,汪精衛卻降日投敵,打著曲線救國的名號,殘害抗日同胞。
為了取得更多的情報,擁有著顯赫家世背景的唐生明夫妻兩人,也被上級委任重要任務,那就是——佯裝投靠汪偽政府,獲取抗日戰爭有力情報。
這無疑場艱難而危險的任務,特別是對于毫無專業背景、只是一個平凡女子的徐來來說,這種臨危受命的沉重責任,無疑是挑戰自己的極限。
身為丈夫的唐生明接到任務后,不愿深愛的妻子涉險;為了保護妻子,他甚至提出了失婚。
可同樣不愿讓丈夫只身涉險的徐來,毅然堅定留下來,與丈夫攜手同行、生死與共。
就這樣,在這燈紅酒綠的上海灘,他們夫妻兩人想盡辦法結交權貴,刺探軍情機密。
而這種與日本人交好的行為,也引得外界一片罵名;為了更好掩護自己的任務,唐生明甚至以登報的方式,宣布斷絕與哥哥的關系。
觥籌交錯的宴會上,夫妻兩人不止一次被試探和考驗,賓客如云的交往中,夫妻兩人更是遭受國人唾罵,甚至愛國人士的報復…
這條路他們走得孤獨,卻也英勇;就是他們的存在和臥底,才讓嚴防死守的76號中,那些堪稱絕密的文件和情報,源源不斷傳到國民政府那里。
1941年底,汪精衛精心策劃了中華旅館綁架案,負責領導江蘇淪陷區抗日斗爭的六位新四軍志士,一夜之間全部被捕。
得知這個消息后,唐生明和徐來兩人徹夜難眠,滿腦中只想著如何判斷被捕的同志是否叛變。
恰在這段時間,徐來利用自己的社交手腕,認識了76號大漢奸李士群的妻子葉吉卿,葉吉卿為人豪爽干脆,把徐來當做好姐妹對待,也為她引薦了周佛海的太太楊淑惠,以及其他幾位重要官員的太太。
為了盡快獲得有用情報,徐來當機立斷,決定以「夫人外交」的方式出手。
于是,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一幕;故意輸掉牌局麻痹各位太太們的徐來,也故意拋出那場綁架案的話題,得意忘形的幾位太太們越聊越多,而周佛海的妻子楊淑惠更是說出了 「張北生投敵叛變」的重要消息。
收到這條情報后,徐來和唐生明立刻以最快速度,傳遞給上海的抗日地下組織。
最終,前線戰斗布局得以調整,本以重型武器圍困30萬新四軍的日軍,也因為情報的泄露,導致全盤計劃失敗。
這場看似不起眼的麻將,卻贏來了抗日戰線的平安調整。
此后,立下赫赫戰功的夫妻兩人,又多次傳遞出有用的重要情報。
抗日戰爭勝利后,深感于國民黨內部的腐敗,唐生明特意裝扮成商賈,回到了闊別多年的家鄉湖南,促成了湖南的和平起義和解放。
新中國成立后,立下汗馬功勞的唐生明,就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參事和政協委員。
而妻子徐來和孩子們,也跟隨丈夫來到了北京定居。
這段相識于動蕩年代、又在戰火中攜手相行的恩愛夫妻,終于迎來了他們盼望許久的和平與幸福。
但安穩日子沒有多久,隨著一場洶涌浩劫的到來,他們的生活再度蒙上陰影。
因為唐生明過去的身份,他們夫妻雙雙被捕入獄;不見天日的囚禁,遍體鱗傷的折磨,成為兩人晚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一生飽經槍林彈雨的唐生明,靠著鐵人般的意志,最終走了出來;可令人遺憾的是:那個笑顏如花、一生從容優雅的傳奇女子,卻再也沒等到遲來的明天。
1973年,64歲的徐來病死獄中。
這個憑借美貌與社交能力驚艷了上海灘的璀璨女星,這個憑借俠肝義膽,驚艷了抗日時光的巾幗英雄,最終卻沒有等到屬于她的清白。
這樣的結局,至今讓人痛惜。
【放在最后的話】
此后余生,作為丈夫的唐生明,用盡后半生時光,孤獨而深情懷念著自己的妻子。
「她可是一個難得的好女人。」
這是晚年的唐生明,經常對孩子們說的話。
斯人如彩虹,遇上方知有…這是他與她的愛情,一如初見,深情難抑。
只是紅顏薄命,在命運這場殘酷的玩笑中,曾經那個畫眉如黛的傳奇佳人終究沒有等來她最渴望的安穩,曾于危險的絕望之境攜手同行的這對有情人,終究迎來了生死永隔的意難平。
極致的思念,或許也會穿越生死,以冥冥注定的方式,引領著兩人再度團圓。
斯人已去,往事成風。
如今寫下這篇文章,為懷念這位俠肝義膽的巾幗英雄,也為了紀念無數為國家民族付出性命的革命先輩。
他們并非生來偉大,只是亂世動蕩,家國難安,他們憑借著心中的赤誠和堅定、勇敢和奉獻,才守住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明天。
動蕩的歲月早已結束,密布的烏云也早已退散。
也慶幸如今信息發達的時代,讓更多蒙塵的姓名,得以重新閃耀光芒。
清風徐來,佳人如昨!
謹以此文,獻給這個風華絕代、芳顏傲骨的絕世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