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真誠的文字,傾聽心底的聲音,做内心强大的自己。我是佩珊,陪你一起閲書、閱心、閱塵世的小編。
你害怕被別人「討厭」嗎?
有時候明明意見不同,就因為害怕對方生氣,所以只好委曲求全;
有時候自己很不開心,卻擔心影響他人心情,因此選擇默默承受……
以為討得他人喜歡,就能過上幸福的人生。
所以總是拼命付出、忍氣吞聲,哪怕自己為此并不快樂,也無所謂。
可結果呢?
往往是迎合了他人,卻辛苦了自己。
莫言很早之前就告誡過我們——
「一個人,風塵仆仆地活在這個世界上,要為喜歡自己的人而活著,這才是最好的態度。不要在不喜歡你的人那里丟掉了快樂,然后又在喜歡自己的人這里忘記了快樂。」
人這一輩子,誰都不可能讓所有人喜歡,若是因為這份「不喜歡」,就消耗了自己的一生,更是不值!
所以,記住下面這3句話,學會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你才能越來越幸福!
「不喜歡你的人,就像是一陣風刮過,你只需要拍一拍身上的土,把他們忘掉就夠了。」
——莫言
紅塵瑣碎,人事紛雜。
你我囿于其中,越在乎就越糾結,越介懷就越痛苦。
TA今天為什麼要那樣說?是不是在針對我……
TA看我的眼神很奇怪,是不是我有什麼不好?
TA為什麼還沒回復信息?是不是我那句話說錯了?
結果想著想著,就陷入了自我懷疑的負面情緒中,難以釋懷。
仔細想想,人為什麼會不快樂?
不就是因為太在意他人的看法,所以時刻保持著緊繃的狀態,最后成了禁錮自己的枷鎖。
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同樣的道理,你永遠也改變不了一個對你有成見的人。
若是他不喜歡你,無論你做得有多好,他還是會嫌棄和挑剔。
因此——
不要太把不喜歡自己的人放在眼里,一念放下,你就會開心很多。
正如周國平先生所言:
「在某一類人身上,不值得浪費任何感情,哪怕是憤怒的感情。」
漫漫人生路,總要學會不在乎。
只有不在乎,才能沒心沒肺的活著,才能輕輕松松的過著,才能平平靜靜的愛著。
不計較、不糾纏,任他沸反盈天,我們依舊心無波瀾,諸事安穩!
「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沒有為什麼!」
——莫言
這句話,讓我想到了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一個只是渴望父愛的孩子,渴望被重視、被偏愛的女人,卻從始至終都沒有被世人愛過。
甚至越卑微,就越不被珍惜,最后只能在孤獨中死去。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這是松子在臨死前對自己說的一句話,扎心的同時,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
在這個世界上,別人的愛與認可,真的強求不得。
就像網上一段話所說: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努力,努力就會有改變,唯獨喜歡不行。它不是你一味的付出就會有回報,不是你一廂情愿的堅持就一定會有結果,也不是你以為的真心以待,一定會以心換心。」
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你付出再多,也得不到相應的尊重與平等。
倒不如暢快地活在自己的熱愛里,讓生命綻放它原有的生命力。
當你能夠放下別人的期待,就會發現——
不負此生太難,不負自己就好!
往后余生,不妨再勇敢一點,努力讓自己舒服,才是最好的人生。
「我們風塵仆仆的來到這個世界上,不是為了不喜歡的人活著。」
——莫言
人這一輩子,總會有一些時刻,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而不自覺去討好他人。
但經歷的多了,才明白這種討好根本沒必要。
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而不藏,故能勝物而不傷。
做人,就應該如明鏡一樣,對去者不送,來者也不迎,永遠做真實的自己,便不會被萬物所傷。
畫家豐子愷,曾畫過一副《村學校的音樂課》的畫作。
受到了很多人的夸贊,就連大詩人泰戈爾都說:「用寥寥幾筆,寫出人物個性。」
可即便如此,還是有人寫文章批判他「畫畫不要臉」。
豐子愷看過之后,不怒也不惱,只是粲然一笑,便置之不理了。
隨后有人問:「有人這麼罵你,為何不生氣?」
他說:
「這世上沒有誰能讓所有人滿意,總會有人找你毛病,也總有人贊美你。你要做的不是討好別人,而是成為自己。」
每個人的價值,從來就不是由別人決定的,而是自己打心底里認可和贊同自己。
說白了,只有好好愛自己,才能成就閃閃發光的人生。
所以——
別管他人怎麼想,多為自己考慮,多為自己著想。
愛己所愛,行己所行,人生自然清風徐來,朵朵花開。
最后,我把莫言寫在《如何對待不喜歡你的人》中的這段話送給大家:
「這個世界,總有你不喜歡的人,也總有人不喜歡你。這都很正常。而且,無論你有多好,也無論對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歡不喜歡是另一回事。刻意去討人喜歡,折損的,只能是自我的尊嚴。不要用無數次的折腰,去換得一個漠然的低眉。沒有平視,就永無對等。」
這無法重來的一生,愿你好好愛自己,無懼他人目光,無懼被人討厭。
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明媚而不憂傷,灑脫而不惆悵,用熱愛,抵過歲月漫長!
愿你我,活得通透,舒展自己的生命,輕盈自己的靈魂。共同陪伴彼此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