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來的一個物品整理的原則。
「斷舍離」分別是指: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舍,舍棄多余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舍離》出版后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 「斷舍離」理念不僅僅是重新整理物品,更加是對自己人生的審視。
在推廣圖書過程中,山下英子曾經在一本女性雜志做過一次調查——你現在最想斷舍離的是什麼?
本以為大家會羅列各色物品,沒想到很多女性想要斷舍離最多的不是物品,而是自己的丈夫。
理由大多是對丈夫的各種不滿:
「從來不教育孩子,自己教育孩子的時候還要指手畫腳」;
「沙發上都是臟衣服,一回家就躺在沙發上玩游戲」;
「每次都用加班作為借口,不愿意回家。」 ……
山下英子很震驚,大家對自己的丈夫如此不滿,甚至想要「斷舍離」,那當初為什麼要跟他結合?又為什麼忍受至今呢?
山下英子指出, 婚姻確實也需要斷舍離,但真正該斷舍離的不是丈夫,而是抱怨充、幻想和捆綁。
01 放下抱怨
掀起全球「斷舍離」熱潮的作者, 短髮幹練,總是一身素雅套裝,說起話來雲淡風輕,看起來十分幹練,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其實山下英子的前半生,卻一直在跟鍋碗瓢盆的家務較勁。
山下英子曾說,「斷舍離」是 她一生傷痛的歷練、大徹大悟後的結晶。
而對于婚姻,曾是全職主婦的山下英子, 她的感悟卻來的尤爲徹底。
婚前婚后最大的不同就是,婚前是吃飽了飯去談戀愛,婚后是柴米油鹽填飽肚子過日子。
婚姻里,你抱怨就是希望對方按照你想要的樣子去做事情,而這種掌控欲會讓對方感到窒息,想要逃離。
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而是一個講感情的地方。
放下抱怨,換位思考,關系就會柔軟得多,你讓我一步,我寵你一點,自然就良性循環了。
這世上就沒有真正合適的兩個人。
好的婚姻里,彼此都活成了對方的最溫暖的港灣。
02 舍棄幻想
夫妻吵架時,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你以前對我那麼好,現在你變了……」
之所以會這樣,并不是人變了, 而是用了戀愛幻想的尺子去衡量婚姻生活。
世上沒有完美的婚姻,兩個獨立的人在一起,都帶有自己的個性,摩擦是婚姻生活的常態。
戀愛時的種種美好愿望,要經過無數次摩擦,無數次不拋棄,不放棄的磨合,才能達到的理想境界。
如果抱著美好的愿望不放手,用幻想的尺子去衡量婚姻生活的雞零狗碎,就永遠沒有幸福可言。
林語堂說:「 用愛情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要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
一個人活著每天都要吃飯,而不可能天天靠吃點心。
在婚姻關系中,我們要學會「舍」,舍棄婚姻美好的幻想。
婚姻走到最后,是白頭到老還是中途退場,就是看自己和對方是不是放下幻想,攜手度過平凡瑣碎的日子。
在時間的長河里,兩個人相互扶持,走著走著就白了頭,過著過著就到了理想的境界。
03 放棄捆綁
山下英子出書前在丈夫的牙科診所里做會計。
但是,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畢業的山下英子并不喜歡當會計,當他們的獨生子上了大學之后,她開始考慮自己的往后余生。
她對丈夫說: 我想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想到竟得到了丈夫的支持。
于是,山下英子開始寫書立著,宣傳她的「斷舍離」理論,應對于各種媒體,她甚至在東京租借了公寓作為自己的工作室。
山下英子的丈夫喜歡安靜穩定的生活,而她則更加具有好奇心的想要探索世界,夫婦二人常常分居兩地,但這并不影響他們的感情。
這種不被雙方束縛婚姻模式在日本叫做 「卒婚」。
周國平曾說:「相愛的人給予對方的最好禮物,是自由。」
婚姻不是把自己和對方綁在一起,而是彼此依存,但又互不干涉,彼此獨立的兩個人,并肩而立。
劉若英有句名言,「窩在愛人懷里孤獨」。
在劉若英的家里,既有共同使用的廚房和餐廳,兩人又分別有自己獨立的書房。
做飯、吃飯時,他們是親密愛人,工作時,他們又是尊重彼此愛好的伙伴。
愛好和生活方式可以有不同,但夫妻彼此尊重和欣賞。這樣的相處模式,他們自得其樂。
很多時候,婚姻不幸福,不是因為缺少愛,而是因為缺少了空間與自由。
好的婚姻,都是「各過各的」,不是相互冷淡,而是彼此尊重、欣賞、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