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民國時期的報業巨頭,一個是不幸墮入風塵的名妓,他們倆人相識于偶然,卻演繹出一段凄美的愛情悲歌。
沈秋水是晚清時期上海灘上一個名氣不響,但頗有內涵的藝妓。
因為家境貧寒,沈秋水幼時就被賣到上海四馬路迎春坊,成了一名小先生。
自古以來,妓女從不用真名,沈秋水也一樣,她聽從老鴇的建議,改姓花,藝名慧芝。
以色侍君,能待幾何?花慧芝從不在容貌上下功夫,她勤學苦練,一曲《廣陵曲》艷驚四座,身邊恩客不斷,老鴇見有利可圖,也不勉強她賣身。
聰明的花慧芝知道,自己的才藝可以保住一時的清白,但終有一天,老鴇會逼她就范,當務之急是盡快找一個良人,讓自己跳出火坑。
花慧芝身邊倒有兩個「良人」,他們分別是皇族的貝勒和大軍閥陶俊保。
他們兩人都對花慧芝情有獨鐘,也愿意為她贖身,但花慧芝均未應允,原因是她不想做妾。
貝勒爺不可能為了一個妓女而休妻,于是乎,他退出了競爭。
大軍閥陶俊保倒無所謂,他靠著槍桿子打天下,從來就不懼人言。
陶俊保愿意娶花慧芝做正室,花慧芝也有所心動,雖然自己不怎麼愛這個男人,可放眼望去,似乎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了。
如果不出意外,花慧芝鐵定會嫁給陶俊保,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一封錢幼石送來的信改變了她的命運。
錢幼石是個做學問的人,他也傾慕花慧芝,但文人性格的他不敢直接說出自己的情感,于是以書信方式表達對心上人的愛慕之情。
信寫好了,錢幼石讓好友史量才去送,可惜他不知道后面的故事,如果知道了,他一定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史量才個子矮小,但氣宇非凡,花慧芝對他一見傾心,認定此人日后必成大器。
花慧芝含情默默地看著史量才,而史量才也被一雙秀目所吸引,愛情就這樣不經意地來到了。
只不過,那個時候的史量才己有妻室,況且他一文不名,如何為名妓贖身呢?
花慧芝長嘆一聲,恨不相逢未嫁時,她認命了,今生無緣,只待來世。
此時,大軍閥陶俊保已經帶著贖金準備為花慧芝贖身,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他被人暗殺了。
得知消息的花慧芝很傷心,她不愛陶俊保,但依然感激他對自己的關心與憐惜。
史量才知道陶俊保被殺,他除了感嘆人生無常之外,還有一份莫名的欣喜,是不是上天眷顧,自己與美人情緣未了。
此時此刻的史量才一定想不到,自己有一天也會步陶俊保的后塵,成為槍下亡魂。
花慧芝原本不愿做小,可愛情無法割舍,她為自己贖了身,甘心成為史量才的妾室。
史量才娶了花慧芝后,他不僅得到了美人,更得到了豐厚的嫁妝。
有了本錢后,史量才在報界大展拳腳,由于經營得當,他所創辦的報紙好評如潮,銷量直線上升。
丈夫成功,最開心的是妻子,盡管不是正牌老婆,花慧芝仍然歡欣鼓舞,她慶幸自己沒有看錯人。
起初,史量才心中只有花慧芝,他在婚后為妻子改名為「沈秋水」,我為你望穿秋水,你對我情深款款。
花慧芝成為了沈秋水,她充滿了感恩之心。
1912年,史量才和張謇等人收購《申報》,從此 「談中國報紙必談《申報》,談《申報》必談史量才,談史量才必談沈秋水」。
沈秋水是史量才的賢內助,她為丈夫而喜,她為丈夫而憂。
史量才性格倔犟,他主張 辦報宗旨就是「公正客觀」,不畏懼強權,這讓國民黨當局忌恨不已。
樹大招風,跌高摔重,沈秋水把擔心藏在心里,她知道自己勸不了史量才,她只能為心愛的人祈求平安。
沈秋水雖說是個小妾,但史量才的妻子不善理家,她責無旁貸地接過了管家的責任。
史家在沈秋水的經營下,逐漸步入小康,大太太尊重她,下人感激她,沈秋水以為自己的人生再無缺憾。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十全十美的人生是沒有的,妻子尚且得不到丈夫全部的愛,小妾當然不會成為男人的唯一。
喜新厭舊是男人的通病,史量才不是圣人,他又納了一房妾室。
悲傷的淚水順著臉頰慢慢流下,沈秋水無聲地哭泣,她的確想過要離開史量才,但是愛情如一張大網,牢牢地套住了她。
青樓女子做不了新女性,沈秋水又一次認命了,她將錯歸結于自己,結婚多年,膝下無兒無女,丈夫納妾理所當然。
新人笑,舊人哭,每個夜晚,沈秋水孤枕難眠,她瘦了,憔悴了……
漸漸地,史量才發現了沈秋水的落寞,心懷愧疚的他出資建造了一棟「秋水山莊」送給她。
「秋水山莊」美極了,但物質生活怎能代替精神上的渴求,沈秋水無奈地低下了頭,她依然放不下史量才,她的一生注定要吊死在這顆樹上。
《申報》在史量才的主持下,屢屢發表一些不合時宜的文章,終于惹惱了當局,一場暗殺行動正在緊密地進行中……
史量才明白自己的處境,但不想違心妥協,煩悶中的他又來到了「秋水山莊」。
一曲《廣陵散》,一場紅塵夢,史量才看著清瘦的沈秋水,一股不祥的預感使他不寒而栗,今夕何夕,生死難料……
「秋水,如果我有不測,你不要呆在「秋水山莊」,把這宅子捐了,我不在了,你一個人也住不安寧。」
史量才的話讓沈秋水大驚失色,難道自己與這個男人情緣將盡?不,不要,不要啊!
該來的總會來的, 1934年11月13日,史量才從杭州返回上海的途中被人暗殺,車上的沈秋水及其他人逃過一劫,而史量才則命喪槍下,年僅52歲。
史量才用生命捍衛了《申報》的宗旨,這樣的人可以稱之為勇士。
據說史量才在遇刺前,蔣介石曾對他說: 「你不要再寫了,我有100萬軍隊。」
史量才聽了,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我有100萬讀者!」
有人說,正是史量才的這句話讓蔣介石動了殺機,事情真是如此嗎?誰也不知道。
中國的一代報業巨頭就此離世,社會各界人士憤怒聲討,他們強烈要求當局調查此事,嚴懲兇手。
國民黨當局迫于輿論壓力,只好裝模作樣地調查了一番,最后找了幾個替罪羊,案子便不了了之了。
在史量才的葬禮上,一身素服的沈秋水強忍悲痛,纖纖玉手,撥動琴弦,一曲《廣陵散》蒼涼悲壯。
「家修(史量才原名),讓我為你送行。」。
知音已逝,琴弦已斷, 沈秋水一曲完畢,將古琴扔入火中,熊熊烈火吞沒了古琴,也吞沒了沈秋水的心。
愛人逝去,心如死水,「秋水山莊」人去樓空,思念的人兒青燈古佛,了此殘生。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沈秋水淚盡而竭,在臨死前,她對自己的親屬說: 「不葬在史量才的左側,不再在「陰間」做小。」
妾室的身份始終是沈秋水心中的一道坎,生前不能如愿,死后孤獨入土。
南山公墓,一座孤墳,伊人長眠,相思紅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