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角式(Upavistha Konasana)
Upavistha的意思是坐下,Kon的意思是角。
那麼這個體式的意思就是,坐在地面將雙腿打開一個角度的背部前屈練習。
沒有固定的角度,我們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及時的調整。
不要操之過急,當你放松,找到適合自己停留的位置,結合呼吸,你期待的效果就會自然到來!
坐角式的功效:
1. 幫助打開腿部韌帶,收緊腿部肌肉,美化腿部線條2. 促進盆骨區的血液循環,使其保持健康。
3. 防止疝氣的形成,治療輕微疝氣,緩解坐骨神經痛4. 有助于治療月經不調,并刺激旺盛卵巢的功能5. 有助于伸展脊柱,糾正脊柱側彎,調整歪斜骨盆6. 有明顯的收腰效果7. 刺激生殖系統,使人精力旺盛8. 刺激子宮,控制和規律月經流量,并刺激旺盛卵巢的功能9. 男性對前列腺膀胱有益 坐角式的關注要點:
1、有意識延展大腿內收肌、腘繩肌、臀肌、小腿后側肌群等。
2、體式中腿部肌肉收縮,需要穩定膝關節、踝關節,并始終將膝蓋腳趾指向正上方。
3、防止急功近利將重心過分向前使臀部抬離地面。
4、腰部肌肉的收縮控制,保護腰部,防止腰部傷害。
5、腹式呼吸(利于下盤穩定,延展脊柱,身心放松平衡)。
注意事項:
坐骨神經痛患者在做此式時要慎重,動作要輕柔緩慢,如有任何不適或疼痛請立即停止。
施力部位:
腿部:
孖肌與閉孔內肌同時進行外展及外轉,梨狀肌與臀大肌在外轉上也發揮些許作用(但它們也是髖關節伸肌),另外,閉孔外肌與股方肌也能幫助腿部外展(但它們也是內收肌)。臀中肌與臀小肌的后側肌纖維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外展,但由于在很短的長度下收縮,因此可能會抽筋。
脊椎:
在頭部逐漸往前觸碰地面時,伸脊肌的活動可以讓脊椎沿著地面伸直,但如果為了讓頭觸底而刻意屈曲脊椎,腿部姿勢就會做得很勉強。
伸展部位:
腿部:
梨狀肌與臀大肌離心收縮,因為它們是髖關節伸肌;閉孔外肌與股方肌離心收縮,因為它們也是內收肌;恥骨肌不會受到影響,因為髖關節是呈屈曲狀態。在腘旁肌部分半腱肌與半膜肌尤其會因為腿部的外展而被拉長。
脊椎:
伸脊肌會被拉長,但仍然維持肌肉收縮狀態,隨著前彎幅度加大,脊椎會更加進入縱向伸直的狀態。
障礙及提醒:
如果腿部內轉,可能是因為膝蓋內側和內收肌過度伸展,因此建議肌肉緊繃者最好稍微屈曲膝關節(下面用墊子支撐),以便將伸展感轉移到其他相關肌肉的肌腹。如果關節附近和附著點出現緊繃的感覺,就代表沒有得到伸展。
呼吸:
呼吸對伸直脊椎的動作大有幫助。用下腹部呼氣有助于坐骨與大腿后側貼緊地面 ,用上腹部吸氣則能幫助脊椎伸直。簡言之,呼氣有助于穩定下盤,吸氣有助于伸展上半身。
剛開始練習,且身體比較僵硬的學員建議以下步驟:
1. 雙腿盡量大大的分開,但要以舒適為度將手放在臀部后方的兩側,脊柱保持挺直,如果年紀較大,或者腰背部力量較弱,可在臀部下面放一個小圓墊或毛毯。
2. 輕輕擺動兩臀、腰、腹,擺動過程中逐漸收小腹,以增強腰部的力量,當向左擺動 時用心感受右側腰部的內收,當向右擺動時用心感受左側腰部內收,努力擺動 10-20次之后放松。
3. 上半身立直,將雙手放在兩大腿上,仍然動態擺動,逐漸將身體重心向前,感受尾 骨一節一節向前伸展,擺動的幅度加大,再將臀部左右側抬起,感受大腿根部的內 側韌帶、肌肉的伸展,動態擺動10-15次后放松。
4. 呼氣,用左手抓住右腿同時向右轉動腰部,腹部內收,用心感受左大腿內側的伸展,停留5-10秒,放松,重復另一側。
5. 吸氣,抬起上半身回到直立的位置上。用雙手的外側搓一搓兩條大腿的腹股溝直至發熱再用雙手的手心搓一搓兩條大腿內側的韌帶和肌肉,將這一部位充分放松。
6. 吸氣,上半身直立,將兩手放在兩大腿中間,呼氣身體重心向前。拉脊柱。感受大腿內側,外側。整個大腿的韌帶肌肉逐漸伸展。深深的呼吸,放松保持5-10秒。
7. 吸氣,抬頭伸直手時,將手依次向后移動。呼氣,慢慢坐直,再將雙手放在身體兩側,緩緩將兩大腿收回,腳心相對,彎曲雙膝,胡蝶式放松。
坐角式的輔助練習方法:
(1)利用瑜伽磚的輔助練習方法
(2)利用伸展帶的輔助練習方法:
(3)利用瑜伽毯的輔助練習方法:
(4)利用瑜伽抱枕、瑜伽毯、瑜伽磚的輔助練習
(5)利用瑜伽椅的輔助練習方法:
(6)利用瑜伽抱枕、長木椅的輔助練習方式:
(7)利用墻壁的輔助練習方式:
大腿內側走的是肝腎經,兩腿分開向下壓就拉伸這兩條經絡。肝和腎是養生的重要角色,肝藏血、腎藏精。在睡前拉伸這兩條經絡,就能大補肝腎、養血蓄精。精血足了,人就像加滿油的汽車一樣,一路跑下去都不會覺得疲憊,跟著瑜伽人小編一起練習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