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右家:敢愛敢恨,兩遭背叛,她一生婚姻創業皆失意,離世后失去體面落葬

珮珊 2023/01/20 檢舉 我要評論

1967年,一所平民醫院里,一位59歲的婦人去世,護士問前來探望的人: 「誰是死者家屬?」

氣氛頓時陷入了沉默,一位女子緩緩地站出來說: 「我,我是她的朋友,我來準備她的喪葬。」

護士小姐聞言點了點頭,便領著她走進了一家病房,在病床上,躺著一位五十多歲,但依然掩不住風韻的婦人,只是此時此刻,她的那雙充滿魅惑的眼睛已永遠緊閉上了。

女子望著她說: 「王右家啊,沒想到到頭來,居然落得這個下場。」

王右家到底何許人也?為何如此下場?

王右家出生于1908年,其父與曹禺的父親萬德尊都是湖北老鄉,又在北洋政府中共事,曹禺的母親是王右家的干媽,二人自幼相識。

曹禺的好友靳以曾經追求過王右家,曹禺的第一任妻子鄭秀說:「靳以人大氣,老實,在女中教書,后被王背棄,為此精神上大受刺激,整天咒罵女人,發誓決不再娶妻子,曹禺還勸靳以要娶也不要娶這種女人」。

大約是為了幫朋友出氣,所以曹禺寫了一部交際花之死的悲劇,把眾多男子追逐的王右家寫進了劇本里。

王右家從小就過著優渥的生活,還是個美人胚子,鄰居說她六七歲時就懂得「持靚行兇」,用楚楚可憐的樣子逃避責罵或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長大后,王右家考入北京女子師范大學。不久,與閨蜜呂孝信相約赴美留學,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留學三年,1931年,王右家突然回國。

如此美女,妳要認為她僅僅是個花瓶,那就大錯特錯了。

她曾擔任《益世報.婦女周刊》的主筆工作,短短兩年時間就發表100多篇文章,宣傳婦女解放,推崇女子能頂半邊天,不能失去自我。直到今天,她的思想仍有積極意義。

從美國留學歸來的王右家,剛進國門,就受到了當時一線人物的熱烈追捧。

她沉穩、干練、聰明,在上流社會中游刃有余,就連喝水的動作,都能讓身邊的男人們駐足許久。

剛回到國內的王右家認識了很多社會精英,成為了上流社會的名媛,但她的眼光極高, 即使是有錢有勢的男人也未必能被她看得上,而恰恰當時的中年才俊羅隆基,被王右家一眼看中。

羅隆基是中國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在當時被稱為「民盟第一人」,此人極為聰明,于清華大學畢業后, 又先后赴美赴英公派留學,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歸國后因全力投入民主運動而與當時的領導人往從甚密。

其實羅隆基早有家室,他與妻子張舜琴相愛于倫敦,其妻張舜琴出生豪門。她的父親張永福是新加坡的華僑富商,多次資助孫中山、黃興等人的革命運動。而張舜琴本人亦是留學國外的才女,只是由于羅隆基與她性格不合,再加上羅隆基婚后經常留戀風花雪月,才有了婚姻的不美滿。

他還頗有情史,早年對于風流的才子在文人的筆下美譽成風流倜儻,其實依現在的眼光看來并不光彩。

本來羅隆基還在擔憂王右家會因此而疏遠他,卻沒想到王右家對于此事幾乎是一個不在乎的心理,因為她認為羅隆基的這段婚姻也只不過是封建的產物,羅隆基和妻子是沒有感情的。

王右家早年也有婚約在身,她當時的未婚夫是自己干媽的兒子,兩個人雖然素無什麼往來,但是畢竟有這一層所謂的「親戚」關系在,定下婚約不過是親上加親罷了。

故而心中頗有忌諱,再加上她并不想成為破壞別人婚姻的第三者。但是羅隆基的甜言蜜語瞬間攻破了她的內心防線,羅隆基哄騙王右家說:

「妳這麼青春美麗,如能給這古老封建的社會來顆炸彈,使得萬萬千千的人為妳的勇敢喝彩、贊美,一定會給這死氣沉沉的社會,平添生氣。」

當時的王右家在父親保守的家教下,一直很壓抑,從而養成了反叛的性格。因此,當她遇上羅隆基這位才華橫溢的情場老手時, 陷入愛情無法自拔的她不顧世俗的輿論和他人的白眼,毅然跟羅隆基開始了婚外同居的生活。

羅隆基也向自己的夫人發出了一封信,請求暫離。王右家為之驕傲,她認為是自己的美麗戰勝了結婚,羅隆基的墮落是真誠而又充滿感情的。

這件事惹怒了王右家的父親,他氣得登報聲明斷絕父女關系。這位老人家至死也沒有原來女兒。然而,年輕氣盛的王右家并不在乎,她與羅隆基出雙入對,四處招搖。

七七事變后,民族救亡成了主題。作為中國民主同盟的創始人之一,羅隆基周旋于各方勢力間,如魚得水,風光無限。周恩來請他吃過飯,老蔣也曾邀他上峨眉山。王右家不離左右地跟著,「這對熱情好客夫妻家中,經常是賓客如云。男男女女進進出出,好不熱鬧。」難怪一位燕大教授索性將她叫做「通天教主」。

一直到1938年,羅隆基和原配妻子張舜琴失婚,兩人才正式走入婚姻的殿堂。羅隆基收入不菲,坐擁兩所房子和兩部汽車,與王右家的婚姻生活過得十分滋潤。那段時間,王右家過得太幸福了,以為這就是她人生的歸宿。

而這個時候的羅隆基也逐漸開始原形畢露,他本身就是一個花花公子,在萬花叢中從來都是雨露均沾。

羅隆基是個情史非常豐富的才子,在西南聯大執教期間,稍有姿色女生幾乎都被他追求過。

明知羅隆基花心,王右家卻說,「他不過喜歡逢場作戲,只要他如常地愛我,戲罷仍能回到我的身邊來,我也就不想認真。」

她覺得婚姻中,男人就像風箏,女人則是那根線,無論風箏飛得多遠,線一直握在自己手里。

然而,婚姻的好壞,靠的是彼此用心經營,而不是靠一腔自信。

王右家的任性自信,把自己釘在了難堪的境地里。

然而沒想到的是,這份表面維持的和諧,在某一天被徹底打破。

一天,閨蜜楊云慧找上了門,討要寫給羅隆基的情書。

這個時候,王右家才知道:丈夫居然移情了自己的閨蜜;對于這樣的荒唐情事,王右家是有些無法接受的。

出于好奇,她抽出了其中一封情書進行閱讀。

可看到信上面說羅隆基準備與自己失婚去和楊云慧結婚時,她直接崩潰了。

寫下那封信時,兩個人結婚才一年。

王右家這才醒悟過來,自己真心付出,滿心包容的男人卻早已經有意要拋棄自己,王右家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果斷地選擇放棄與羅隆基12年的戀情,離家出走。王右家從重慶逃到成都,羅隆基便追到成都,她從成都逃到昆明,羅隆基便追到昆明,後來她干脆經過印度前往英國,這才徹底擺脫羅隆基。

後來憶起這段往事,王右家這樣寫道:「雖然剛一看信時未免生氣,不過事后我的個人英雄主義思想又抬頭了,我一向抱著合則留,不合則去的主張,既然騾子(王對羅隆基的昵稱)與她相愛,我就成全了他們也無所謂,所以從那時候起,我就離開了騾子的家,永遠也沒有回去過。」

王右家剛走的時候,羅隆基真心難過了一陣,不過更多的原因恐怕是老婆跑了自己面子上掛不住。但很快羅隆基就自我治愈了,因為他身邊從來不缺女人,在和王右家失婚后,羅隆基曾和著名女性史良、王右家、浦熙修、楊薇、康有為的外孫女羅儀鳳談過戀愛,但是沒有再婚。

後來王右家回國和在上海和羅隆基失婚,并且很快結識了唐季珊。

唐季珊是已故電影明星阮玲玉的前夫,不僅因為濫情間接害死了阮玲玉,還私自改了她的遺囑。

唐季珊驚嘆王右家的美貌,對王右家熱烈追求。也許是王右家因為擔心找不到一個比羅隆基厲害的人而被嘲笑,便草草嫁給了唐季珊當了他的第五任太太。

王右家對唐季珊本無愛情,自我解嘲她如今是「老大嫁作商人婦」。

雖然在她成為唐季珊的五姨太之后,唐季珊對她確實是十分寵愛,但那不過是基于一時的新鮮感,以及與王家合作的利益關系所支撐。

因為王右家的美貌,偶爾帶上她,談工作都會順利很多,事半功倍,所以唐季珊在後來幾乎每次都會帶上王右家。就在王右家以為生活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事情又發生了變故。

因為時間一長, 唐季珊就對王右家失去了興趣,與一位酒家女打的火熱。

這件事被王右家發現后,對她造成了沉重打擊,驕傲如她這次選擇了離家出走。原本以為會等到唐季珊的回心轉意,或者像羅隆基一樣來哄自己的王右家,卻收到了唐季珊與他人成雙入對的消息。

最后,王右家選擇了與他失婚。在失婚之后,兩個人在生意上的合作也隨之消散,唐季珊的茶葉生意遭受到了巨大的打擊,不久便破產了。

之后,王右家本想在香港進行創業, 但王右家或許并不是做商業管理的這塊料,在一番折騰之后,她不僅沒有賺到錢,還將自己所有的錢都給虧進去了,王右家幾乎絕望。

拿著僅存的一點積蓄去了台灣,日子過得異常清貧。

1967年,王右家在醫院病逝,身邊沒有一個親人。以至于,她的遺體無人認領。最后,竟然是昔日的情敵呂孝信,過來給她收殮。

可是在殯儀館,大家卻為喪葬討價還價。最終,殯儀館的人看不下去生出憐憫之心,免去了所有費用,她才得以安葬。

呂孝信曾經跟羅隆基談過戀愛,看到此情此景,不禁感嘆道:「沒想到,妳竟落得這般下場!」晚年,呂孝信又寫下文章《憶一對歡喜冤家——王右家與羅隆基》,評價道:「女人的三大不幸是美麗、聰明、富有。只要具有一項,就注定不能幸福。王右家不幸三者已具其二,她的命運坎坷,終至潦倒以終,也就無怪其然。」

至此,關于民國大美女,名流交際花的故事已經落幕。有人來,就有人走,可能許久之后依舊會有人記得,民國時期,有個風華絕代的女子,叫作王右家。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