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世間哪種情感最為奇妙、真摯且令人著迷,愛情絕對當仁不讓。古今中外無數人歌頌愛情的偉大,文學領域中寫男女之間情感的作品甚至占了絕大多數。
愛情總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為世人深刻討論的話題。我們讀到文學作品中的愛情總是高喊天長地久、海枯石爛,但灰姑娘與王子相愛之后的故事再也沒有后續,睡美人被王子吻醒之后真的生活得幸福嗎?
虛幻中的愛情沒有經過時間的歷練與歲月的洗禮,根本經不起推敲,人總歸還是要回歸現實的。又有多少人能夠在危難之中不離不棄,與愛人攜手終生呢?林徽因的兒媳婦周如枚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和梁從誡曾經有多美好,失婚時就有多心酸。但梁從誡從來沒有說過她一句不好的話,林徽因還對她有著很高的評價,這其中到底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呢?
竹馬繞青梅
提起周如枚,或許很多人并不熟悉,但如果說起她的父親周培源,著名的流體力學家、理論物理學家,大多數應該有印象。不僅如此,周培源還曾擔任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校長。在如此濃厚的書香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周如枚,自是飽讀詩書,頗有大家閨秀風范。
而梁從誡生長的環境同樣不差,父親梁思成、母親林徽因是著名的建筑歷史學家、教育家,從小也被寄予無限希望。成功的人總是會因為閃光點而靠近的,梁思成和周培源是大學同學,關系非常親近,之后兩人同樣在清華大學任教,也建立了更為深厚的感情。梁思成成家后,他們兩家的聯系也更加密切了。
一來二去,兩家的孩子——梁從誡和周如枚一起玩耍,對彼此有了了解,也成為了相當要好的朋友。梁從誡親切地管周培源叫「周爸」,而周如枚也叫梁思成為「梁爸」。
竹馬繞青梅,眾人看著兩人是兩小無猜,互通情愫。更重要的是, 他們得到了父母的認可,連平時脾氣不好的林徽因都對周如枚有著很高的評價。林徽因時常看著兩個人的背影,評價周如枚是一個美貌與智慧并存的女子,對周如枚滿心滿眼都是滿意,心中自是非常希望周如枚有一天能夠成為自己的兒媳婦。
周如枚和梁思成也沒有辜負期待,逐漸褪去了青澀,就像童話中結尾最美好的時刻,就此甜蜜的生活在一起。 但生活哪有那麼遂人意,現實總會給我們當頭一棒,告訴我們殘酷的真相。
神仙眷侶
一開始,憑借著對彼此的了解,兩人志趣也相投,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也算是舉案齊眉。白天各自忙碌工作,晚上暢談人生、品味詩詞歌賦,不知道是多少人羨慕的情侶。
雖然有時候兩人也會因為瑣事吵架,但是從小青梅竹馬的兩個人很快就會和好,比起現代快餐式的愛情,這種感情顯得非常珍貴。
就在一切平淡如水,日子也不緊不慢地過下去的時候,兩人迎來了屬于愛情的結晶。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還為兒子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梁鑒。夫妻之間有了這個孩子,工作上也更有了動力,生活也比之前更有了激情。
相比于之前的二人世界的不同,兩人現在的生活充斥更多的則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原來討論文學的感覺似乎已經消失不見。但兩人三餐四季的生活本就有著平淡期,這對于他們來說也不過是增添一份平實、踏實感。
對于梁從誡來說,如果這就是故事的結局該有多好,可現實總會讓我們發現生活的真相并學會接受它。一切都隨著梁從誡工作調動的消息之后發生了轉變。
不曾暮白頭
一生之中如果能有一個人相伴,并一起攜手走到白頭該是多麼幸運的事情啊。有些人,注定可以同甘,但不能共苦。
當梁從誡將自己將要去江西農村參加勞動的消息告訴周如枚的時候,得到的卻是一紙失婚協議書。似乎周如枚早就預料到梁從誡要經此一遭,也早就盤算著自己的離開計劃,因為她的態度毅然決然,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在這個危難的時候,周如枚沒有選擇和梁從誡一起面對,而是選擇拋棄,還帶走了兒子,對梁從誡無疑是當頭一棒。但他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妻子的做法,畢竟孩子是無辜的,不能被卷到災難中,況且如果周如枚選擇和他一起到江西農村生活,一定會吃苦,這對于平時養尊處優的大小姐來說是一種折磨。
這種做法雖然在情理之中,但忽然間失去了孩子和妻子的梁從誡還是難以接受。從小到大的情誼也抵不過生活的重擊,終究還是他將情感看得太深。周如枚帶著兒子離開梁從誡還不夠,還要將兒子改名為「周學兵」,完全沒有了在梁家生活過的痕跡。
自此,梁家和周家斷了聯系,失去了往日的情感。好在,在梁從誡和周如枚結婚的那一年,林徽因已經去世,沒能再次目睹著兩人后面的分崩離析,也算將回憶定格在了最美好的歲月。梁從誡本就是靠著筆桿子吃飯的書生,下到農村干活自是非常不習慣,但周如枚的離去似乎也讓他明白了現實的不易,不管處于何種境地,都要咬牙堅持下來。
周如枚返回娘家之后,生活也并沒有好到哪去,因為大環境的影響,周家也不像平時那麼富有,她再也不是被父母捧在手心中的小公主了。無奈之下的她也只能靠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尋找翻譯的工作糊口。可相比之下,她還是自由的,漸漸忘掉了過去,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段感情生活,過上了不錯的生活。
結語
時間不言不語,但在我們與它交手的每個春秋冬夏饋贈給我們不同的回憶,教會我們各種人生道理。周如枚的做法在大多數人看來并不認同,但于梁從誡而言,這也不可謂是一種美好,她占據了他大多數的青春歲月,永遠是腦海中最深刻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