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是「祛瘀草」,塊根像大生姜,過去有人挖它,如今更為珍貴!

养生小达人 2023/02/17 檢舉 我要評論

我國是世界上植物資源很豐富的國家之一,據資料記載,在我國的植物達到了3萬多種,其中就有2000多種喬木,還有8000種木本植物,這品種數量是相當多了,當然了,其它科屬的植物也不少。我們除了會對植物進行科屬分類以外,還會對植物進行其它的分類,比如把植物分類藥用植物、經濟植物、觀賞植物、園藝植物等。

像我們熟悉的七葉一枝花、葛根、牛大力、金線蓮、腰子草、谷精草、鵝不食草等,都是較為典型的藥用植物,簡稱「藥草」,若把藥草拿來進行炮制等除了,這些藥草就變成了中藥材,之后再把不同的中藥材進行配伍,那它們又會變成有用處的中藥。因此,我們不可小看任何一種藥草,它們本來就是中藥材的一部分。

本期我們就為朋友介紹一種俗名是「祛痰草」的植物,這種植物的明顯特征在它的塊莖上,這些塊莖像大生姜、牛大力、黃精等,非常肥大,從這可以看出來祛痰草在野外生長的時候會很頑強。過去一直有人去山上采挖它,而如今更為珍貴,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所謂的祛痰草,大名是:土大黃

我在不同的地區都聽到人們對于土大黃這種植物的不同說法,比如有人就叫它土三七、蘿卜奇、止血草、牛大黃,而有的人則是會叫它紅筋大黃、血三七、化雪蓮,生活在江西、湖北的不少朋友把它當成「金不換」。

由此一來,土大黃的俗稱、小名、別稱和別名可謂是很多,我們也記不清那麼多,若您還不認識土大黃是哪種草,直接叫它的大名就行了。那你知道最早記載到土大黃的書籍叫什麼嗎?其實就是《植物名實圖考》,若你有時間可以看看這本書籍。

塊根像大生姜

說到土大黃的塊莖,許多花友都沒有什麼概念,畢竟很少看到土大黃,更別說觀察它的塊莖了,其實,這是一種塊莖像大生姜的植物,不僅如此,這些塊莖若是被我們用工具切開,你會發現塊莖里面的顏色為金黃色,再加上這些塊莖的價值很高,也比較珍貴,因此,人們才給它取了一個俗稱,就是「金不換」。

土大黃還有什麼形態特征?

第一次遇見土大黃的花友們,可能會被它的葉子吸引住,這些葉片可大了,比我們平時看到的虎耳草、蛤蟆草葉片還大,葉片長度居然達到了14厘米以上,少部分也有30厘米了,至于寬度,都處于12-20厘米之間,可想而知它的葉片很大了。

另外,卵形或卵狀長橢圓形的葉片也相當奇特,過往村民一看到土大黃的葉片,都會停下腳步,然后把它的葉片采摘下來喂豬。如今有花友覺得土大黃和吊蘭、綠蘿一樣美觀,就把它盆栽在家里養護了,在養護過程中還可以觀賞到它那濃綠的大葉片。

土大黃如今更為珍貴!

在《植物名實圖考》就記載到土大黃:「治無名腫毒,消血熱」。而在《湖南藥物志》里則描述了土大黃具有:疏風祛濕,殺蟲止癢,清熱解毒等特點。難怪民間不少人都叫它「祛痰草」。

就這樣土大黃也被賦予了價值,成為了一種有用途的藥草,但是,若想讓它有用途,還需對土大黃進行炮制、各種加工處理,檢驗合格后才能成為中藥材。否則,亂使用土大黃也相當危險,它也有一定的毒性。

關于俗名是「祛瘀草」,塊根像大生姜,過去有人挖它的一種土大黃,就介紹到這里了,如今你知道它珍貴嗎?或者知道它還有別的用處嗎?歡迎交流討論!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