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農歷九月的一天晚上,台北市廣州街武昌新村的一所公寓內燈火通明,透過窗簾可以看到一位身體瘦弱的女人。
女人看起來很疲憊,用手揉了揉太陽穴,然后拿起床頭的藥瓶,倒出一粒喝了下去。
就在女人起身放水杯時,突然闖進來4個彪形大漢,3人粗魯地將女人按在床上,一人往女人嘴里灌一包藥粉。很快,原本掙扎著的女人沒了動靜。
女人是台北裝甲學院的校長,名叫石靜宜。她究竟得罪了什麼人導致殺身之禍?
這就要提起女人的另一重身份,蔣介石次子蔣緯國的結發妻子。
石靜宜去世40年后,她的死因被翻了出來,成了「非正常死亡」的懸案。
有人說她死于難產,有人說她是被蔣經國「假傳圣旨」賜死的,還有人說她得罪了蔣介石。
石靜宜之死,幕后黑手究竟是誰,她是否真如傳言所說,是蔣家內部宮斗的犧牲品?她的丈夫蔣緯國在整個事件中扮演著什麼角色……
1
對于兩個兒子,蔣介石曾這樣評價,「經兒可教,緯兒可愛」。
蔣緯國從小聰明伶俐,成績優異,很招人喜歡,雖然不是親生兒子,5歲之前卻一直被蔣介石養在身邊。
雖然蔣經國作為長子,一直被當作繼承人來培養,但因為父親的偏愛,他還是深深嫉妒著這個便宜弟弟。
蔣緯國中學畢業后,就立志從軍,這正好合了蔣介石的心意,兩個兒子「經天緯地」一文一武。
1936年,蔣緯國從德國軍校畢業,一回國就被蔣介石派到西安第八戰區服役,由胡宗南親自教導。
一個休假日,蔣緯國偷跑出部隊,去了西安火車站。他一走進候車廳,就被一位姑娘迷住了。
姑娘20出頭,齊耳短發,身穿藍士林布旗袍外加一件乳白色的針織外套,一雙大眼睛忽閃忽閃的。
她皺著眉頭看著手中的報紙,不知道看到了什麼,氣得臉都變紅了。
蔣緯國向姑娘走去,有些唐突地說:「嗨,美女,報紙可以借我看看嗎?」
正聚精會神看報的姑娘被嚇了一跳,一抬頭,看到一張英俊的臉,看到對方臉上的壞笑,心想,「這人一看就是登徒子。」
姑娘有些冷漠地回答:「對不起,這是英文報紙,你大概看不懂。」對于美女的鄙視,蔣緯國卻不惱怒,說,「巧了,我就喜歡看英文報紙。」
說著他搶過報紙,就朗讀了起來,標準流利的發音,讓姑娘刮目相看,心里起了漣漪。
無巧不成書,兩人恰巧在同一節車廂,一路上兩人相談甚歡,交換了聯系方式。
蔣緯國這才知道女孩叫石靜宜,是西安大華紗廠創始人石鳳翔的二女兒。在蔣緯國的熱情攻勢下,沒多久兩人就確立了戀愛關系。
政壇貴公子和商界大亨的千金小姐,這絕對是門當戶對的好姻緣,然而誰知戀情曝光后,卻被棒打鴛鴦,還鬧出了人命。
2
蔣緯國和石靜宜交往一段時間后,就拜托胡宗南去石家提親。原本以為石鳳翔會同意這門親事,誰知胡宗南剛說明來意,就被拒絕了。
胡宗南猜想,石鳳翔應該還不知道,女兒已經和情郎私定終身,于是想了個辦法,來促成這門親事。
幾天后,胡宗南辦了一場舞會,特意邀請了石鳳翔一家。
舞會上,背靠蔣家王朝,年輕英俊的蔣緯國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許多富商高官家的小姐們都毫不掩飾地向他獻殷勤。
石靜宜看著被美女圍繞的戀人,臉上的醋意根本掩飾不住。她的失態自然沒有逃過父親石鳳翔的眼。
酒壯英雄膽,在酒精的麻醉下,蔣緯國早忘記了和石靜宜的戀情還沒過明路,他直接無視石鳳翔夫婦,來到石靜宜身邊,邀請她跳舞。
熱戀中的情侶,根本掩飾不住眼中的愛意,兩人旁若無人的對視,讓石鳳翔大為惱火。
回家后,他沉著臉問女兒,「你和蔣緯國到底是什麼關系?」看到父親陰沉的臉,石靜宜知道露餡了,只能坦白戀情。
石鳳翔聽后,一拍桌子,指著女兒訓斥道:「你知道他是什麼人嗎,這樣的花花公子咱們高攀不起,以后就不要再和他來往了!」
原來當初胡宗南上門提親后,石鳳翔就暗地調查過蔣緯國,知道了他留學期間的風流韻事。
那之后石鳳翔就派人24小時「保護」石靜宜。 只是石鳳翔忘了,人都是有逆反心理的,尤其是被愛情迷暈的男女,越阻撓,愛得越濃烈。
石靜宜買通了一個車夫,偷偷跑出去和蔣緯國幽會,兩人干柴烈火,沒忍住就嘗了禁果。
關系更進一步后,蔣緯國承諾一定會娶石靜宜。一回生,二回熟,石靜宜也不再壓抑自己的感情,每天等父親出門后,就偷跑去會情郎。
肆無忌憚地約會下,兩人終于鬧出了「人命」。起初石靜宜只是感到惡心,沒多久一吃葷腥就嘔吐,每個月都按時到來的月事也遲遲沒來,她意識到自己懷孕了。
恰巧這段時間,蔣緯國去了重慶,沒了主心骨,石靜宜每天擔驚受怕,沒幾天人就消瘦了下去。
最終她的不對勁被石夫人發現,在母親的逼問下,石靜宜說出了實情。
石夫人聽后,一面數落女兒不自愛,一面心疼女兒遇人不淑。她秘密聯絡了診所,帶女兒處理了胎兒。
過了一段時間,蔣緯國任務完成,回了西安。一安定下來,他就派人通知了石靜宜。
小別勝新婚,這一次相聚讓石靜宜更加堅定,她一定要嫁給蔣緯國。
沒過多久,石靜宜再次懷孕,這次有了經驗,她沒有讓石夫人看出來,自己偷偷處理了胎兒。
那時的石靜宜還不知道,因果循環,她這樣的舉動讓她在婚后吃盡了苦頭。
這件事過去沒多久,偷偷幽會的事就被石鳳翔發現了。
石鳳翔堅持不同意這門婚事,直接將石靜宜關了起來。然而第三天,他收到了一封信,打開一看,臉都青了。
信中,石靜宜揚言,如果父親再不同意和蔣緯國的婚事,她就私奔。眼看女兒執迷不悟,無奈之下石鳳翔同意了這門婚事。
1944年12月15日,蔣緯國和石靜宜在西安舉行了婚禮。本以為兩人苦盡甘來,誰知幸福的日子盡會如此短暫。
3
1949年,蔣介石看大勢已去,帶著大部隊退守台灣。
到了台灣,蔣緯國的日子并不好過。彼時蔣經國作為「繼承人」,已經在蔣介石的扶持下,掌握了實權。
這樣一來,蔣緯國只能在軍中混一個虛職,說不郁悶是假的。好在有石靜宜安慰他,在妻子的開導下,他很快接受了現實。
工作不忙,讓他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妻子。他知道妻子喜歡熱鬧,就經常帶她參加舞會。
在一次舞會上,石靜宜總感覺小腹墜脹,夫妻倆就提前離開了。誰知剛進家門,石靜宜就疼痛難忍,下身流出了很多血,染紅了旗袍下擺。
婚后的第一個孩子就這樣沒了,石靜宜很自責,覺得是自己貪玩,運動過度導致的小產。
此后石靜宜很注意保養身體,然而幾年間,數次懷孕,都無法保住胎兒,總是不到3個月就習慣性流產。
石靜宜34歲時,又懷孕了,這是婚后第9次懷孕。對于這個孩子,她格外小心,每天在床上躺著安胎,不敢輕易下床走動。
為了能順利生產,她特意找到台灣婦產科第一的李院長當主治醫生。
石靜宜原本是為了平安生產,誰知就因為這個李院長差點就一尸兩命。
石靜宜的預產期恰巧在蔣介石生日那天,為了雙喜臨門,她越發仔細的保護孩子,隔三差五就去找李院長看診。
1952年10月17日,石靜宜感到肚子隱隱作痛,趕到醫院,李院長一番檢查后,給她打了安胎針,說:「夫人放心,孩子還沒到時候。」
10月31日,蔣介石生日宴會進行到一半,石靜宜開始陣痛,蔣緯國將妻子送回公寓后,立刻聯系了李院長。
李院長趕到后,看了看石靜宜說:「這不是陣痛,離生產還有一段時間。」蔣緯國想將石靜宜送去醫院,李院長卻堅持不讓送。
第二天早上五點,蔣緯國從睡夢中醒來,發現石靜宜已經陷入昏迷,身下的床單已經濕透了。
蔣緯國立刻給李院長打電話,請他來家里看診,此時孩子早已沒了心跳。讓人迷惑的是,李院長一句話也沒和蔣緯國說,轉身跑到陽台,大喊:「這讓我以后怎麼在醫學界待下去啊!」
蔣緯國看情況不對,趕快將石靜宜送到醫院。到了醫院,醫生用產鉗取出一個死去多時的女胎。
這件事讓石靜宜大受打擊,身體大不如從前,經常要吃止痛藥。然而每次她去看病,李院長就會給她打少量的嗎啡,以至于有段時間外界一直謠傳石靜宜有嗎啡癮。
悲劇已經發生,活著的人還是要向前看。安慰了妻子一陣子,蔣緯國就跟著其他將領出訪美國。
剛到美國的第二天,蔣緯國就收到了一份電報,「靜宜病危,速返。」就在蔣緯國買機票準備回國時,石靜宜已經被中心診所下達了病危通知。
診所聯系不到蔣緯國,只能輾轉找蔣經國簽字。可惜手術不成功,蔣緯國回國后,只看到了石靜宜的尸體。
蔣緯國追問原因,院方回復說,石靜宜吞安眠藥自盡。
蔣緯國始終想不通石靜宜為什麼會自盡,明明他出國前,妻子的身體已經好轉。
就在石靜宜死后40年,她的學生陳亨出來爆料,說當年親眼看見4個壯漢闖入公寓,強行給石靜宜灌藥。
其實蔣緯國也曾調查過妻子的死因,不過他并沒公開過真相。
之后蔣緯國將妻子安葬在台北六張犁山。
4
石靜宜的離世讓蔣緯國悲痛欲絕,再加上蔣經國的有意打壓,事業發展也不順利,總是郁郁寡歡。
蔣緯國的朋友看不下去,拉著他出去參加各種活動。誰知,再一次舞會上他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個愛人。
女孩叫邱愛倫,是位混血姑娘,比蔣緯國小20歲。
宴會結束后,蔣緯國滿腦子都是邱愛倫的身影,他一連寫了幾封情書給心愛的姑娘,但都石沉大海沒有回音。
蔣緯國拖朋友去邱家探探口風,沒想到得到的卻是佳人無情的拒絕。
盡管如此蔣緯國依然沒有放棄,無論如何繁忙,他都堅持給邱愛倫寫信,一寫就是兩年。
蔣緯國的堅持,終于打動了邱愛倫,答應了他的追求。
1957年兩人決定在日本舉行婚禮。
婚禮前夕,蔣緯國接到蔣經國的電話,電話里蔣經國不同意弟弟在日本舉辦婚禮,認為這會給蔣家造成不良影響,兩人因此大吵了一架。
最終兩人各退一步,蔣經國同意他在東京結婚,但儀式地點不能是東京教堂。蔣緯國放棄東京教堂,選擇在一座美國籍牧師的家庭教堂舉辦儀式。
婚后蔣緯國和邱愛倫很恩愛,沒多久蔣緯國升任裝甲兵司令。
婚后5年,邱愛倫為蔣緯國生下一個兒子,家庭圓滿,仕途平坦,蔣緯國覺得自己這一生再無遺憾。
然而物極必反,人很容易在巔峰之后走下坡路。
因為工作的變動,蔣緯國越來越忙碌,和邱愛倫聚少離多,感情大不如剛結婚那兩年。
另一方面隨著蔣介石年紀的增大,蔣經國對蔣緯國的防備也越來越明顯,時常找機會給他下絆子添堵。
1959年,邱愛倫的哥哥邱廷亮涉嫌一起政治事件,被蔣經國手下的「國防部軍法處」以「通共謀反」罪逮捕。
邱愛倫哭著找蔣緯國去求情,然而蔣經國態度很堅決,絲毫不給弟弟面子,表示這件事必須嚴懲,最后邱廷亮被判了6年。
這件事情,直接導致邱愛倫和蔣緯國的感情出現無法彌補的裂痕。
1964年,台灣新竹縣湖口鄉裝甲兵湖口基地發生兵變。而整個裝甲部隊是蔣緯國一手組建的。
「湖口事件」發生后,蔣介石大怒,斥責蔣緯國帶兵不力御下不嚴。蔣經國也趁此機會,打著「清理、整頓」的大旗,將裝甲部隊收到自己手中。
此后14年間,他只能在軍校里教學生,軍銜也停在了中將階銜上。
兵權被奪,還失去了父親的寵愛,蔣緯國心灰意冷,非常痛苦。作為妻子,邱愛倫不僅沒有安慰處于低谷的丈夫,還一次次翻舊賬,抱怨蔣家不近人情。
終于有一天,蔣緯國忍無可忍,兩人間開始了第一次爭吵。
邱愛倫的任性總是讓蔣緯國想起石靜宜的賢惠,有時吵架口不擇言就會將邱愛倫和石靜宜比較。
吵到最后,兩人開始長達十年的分居。
5
1973年,蔣介石去世,蔣經國掌權后,并沒有重用蔣緯國,依舊讓他在軍校擔任副校長,教授學生。
這樣過了7年,蔣經國身體每況愈下,為了蔣家的利益,他決定讓蔣緯國接班,畢竟這些年,蔣緯國的學生遍布,日后一旦有變故,這些人就是蔣家的助力。
1980年,蔣經國坐上了「聯勤總司令」的位置上,成了台灣國民黨陸、海、空、聯勤四個軍種的總負責人。
然而好景不長,3年任職期滿后,蔣經國直接用一張「聯訓部主任」的委任令就把蔣緯國給打發了。這個「聯訓部主任」就是個虛職,純養老崗位。
蔣經國掌權期間,一直不敢重用蔣緯國,怕他威脅到自己的位置。
直到1988年,蔣經國去世,蔣緯國這才不再受壓制。2年后,他還參加了台灣第8屆總統大選,可惜不敵李登輝,自此退出政壇。
1997年,蔣緯國已經垂垂老矣,他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等待死神的召喚。
邱愛倫在蔣緯國病危時,也從美國飛了回來,一直照顧他。彌留之際,蔣緯國向邱愛倫提出最后的要求,「請把我和靜宜合葬……」
經歷70載,可以說蔣緯國享盡了人間尊榮權勢,也飽受了各種困擾,用「身不由己」來形容再合適不過。
他有軍事之才,卻因為不是蔣介石親子,一生被蔣經國打壓,縱然有野心,也只能始終小心翼翼。
即便知道摯愛死因可疑,為了維護家族利益,他也只能選擇不再追究,隱瞞真相。兩段婚姻的悲劇也和蔣家內斗脫不了關系。
晚年蔣緯國在自傳中說到自己的人生觀,「不管別人怎麼說,我始終是我。」
在他看來, 身不由己是人生常態。
人活一輩子,總會遇到「事事順心」的豐年,也避免不了「時運不佳」的荒年。
豐年不會常存,荒年也會過去,你所要做的就是堅定自己的信念,大步向前走,終有一天你會發現前方是嶄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