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對于植物都有很深的研究,在眾多的植物當中,有一部分由于被古人發現有藥用植物,就被種植和保護起來了,甚至被合理利用,這樣的植物我們也稱之為「藥草」或者「藥用植物」。
不知花友們都看到過哪些藥用植物呢?我的話,就常看到骨碎補、雞血藤、伸筋草、肺金草、杠板歸、野甘草、鼠曲草、石仙桃、卷柏等,它們都是珍貴的中藥草,也是中藥材。
所以,許多植物并不是雜草,它們是非常名貴的野生植物,如今還有不少人去山上尋找藥草、野草、野花等,若將它們利用好,那就很不錯了。那在野外除了有剛才我們所講的植物以外,還有什麼植物呢?其實還有1種「肝炎草」,過往這種肝炎草并不會被重視,甚至被人當成柴火燒。
而今這種所謂的「肝炎草」十分名貴,這是讓許多花友想不到的,當初不知道它的價值從而鏟除,這就相當可惜了。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肝炎草吧,說不定您也曾鏟除過這種草。
這種肝炎草的大名是:虎刺
虎刺是一種始載于《本草圖經》的植物,不同的人對于虎刺的稱呼并不同,有的人把虎刺叫成:伏牛花、繡花針、千口針、黃雞腳、刺虎、針上葉、土雞爪黃連、貓兒刺、兩面針、細花針等,在《湖南藥物志》記載到它叫:貓兒刺、小黃連、順茶風、腳不踏,而在《花鏡》則是說它叫「壽庭木」。
通過以上書籍對于虎刺的記載,我們可以發現到虎刺的俗稱、小名和大部分的野花野草一樣多,多到我們很難把全部的小名都記住,因此,直接叫它虎刺即可。
虎刺是什麼植物?
這是一種茜草科的野生植物,也是一年四季常綠的小灌木,植株的高度一般會有30厘米到70厘米之間,再來觀察一下虎刺的根部,這些根部和麥冬草、牛筋草、龍葵的根部一樣粗壯,虎刺的地上枝條也相對多,分枝不少。在4、5月份是虎刺的花期,而果期則是要等到11-12月份,它有球形核果,這些核果成熟后為紅色。
虎刺在哪里生長?
虎刺可以在農村溪邊、山谷兩旁、樹林和竹林下生長,陰涼和潮濕的環境是虎刺所喜歡的,肥沃的土壤它也會很喜歡,它在肥沃的腐葉土里長勢很快。由于過往繁殖出來很多,就被人當成柴火了,村里有老人曾經去山腳下撿干枯的虎刺,然后把它當成柴火燒。
而今十分名貴,想不到!
在《浙江民間草藥》里就記載到虎刺的藥用價值,里面提到若把虎刺合理處理一下,制成中藥材就有很大的用處,曾經這本書籍里也描述到虎刺根及花:活血,利關節,治風氣。再來看看《常用中草藥手冊》,里面提到虎刺:「利尿消腫,活血散瘀」。因此,民間有人就叫它「肝炎草」。
由于它有用處,有些人就去采挖它,但是在采挖的時候可要小心了,因為它有著很多刺,許多老人就叫它「鳥不宿」,也就是鳥兒都不想在這種植物上停留,害怕被它扎傷。雖然它的刺很小,但是很堅硬,被扎到也是很疼的。
但是,我們采挖回家后也不能亂利用它,因為虎刺需要專業處理過后才不會有毒性,不然它也是有毒性的。
關于過往就被人當成柴火,而今十分名貴的1種「肝炎草」,其實是虎刺,就介紹到這里了,您知道這種植物嗎?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