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30箱金銀珠寶」,胡蝶被戴笠「霸占」3年,丈夫潘有聲:回家,就好

棉花糖 2023/02/13 檢舉 我要評論

1946年,49歲的戴笠,毫無預兆地死于一場空難。

消息傳回時,被他圈養3年的胡蝶,愣了片刻后,忽然淚如雨下。

幾天前,她才剛剛下定決心,要嫁給戴笠為妻。

為此,她找到多年未失婚的丈夫潘有聲,簽訂了失婚協議。

可失婚協議簽了,戴笠卻死了?

胡蝶捂著嘴,不敢相信,卻又不得不信。

她呆坐在戴笠公館的沙發上,不知道未來該何去何從。

——

在胡蝶心中,戴笠是個很特別的存在。

這個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在她的面前,卻格外溫柔多情,呵護備至。

她和他,相識于1942年。

這一年,34歲的胡蝶正準備從香港返回內地,主要原因是:躲避日本的人算計。

此時,正值日軍侵華之際,他們試圖粉飾太平,在國際市場上制造「東亞大團結」的虛偽假象。

他們想邀請一批文藝界名人為他們說話,胡蝶赫然在列。

但胡蝶是有底線的。

早在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時,胡蝶就沒打算和他們同流合污。

當時,已經結婚3年的胡蝶,徹底拋棄了事業,和家人一起離開上海,前往香港避難。

每當日本人邀請她演出,她就會以自己懷孕為由,拒絕他們。

但後來,日本人的耐心就不夠了。

他們直接派出哨兵,每天看守胡蝶家的大門。

胡蝶不愿意屈服。

趁著夜色,她悄悄找到了京劇大師梅蘭芳,商議之后,決定繼續逃亡。

她暗中聯系到了廣東游擊隊,制定好路線后,準備從香港逃亡到廣東,再轉移去重慶。

只是,變故的發生就在一瞬間。

胡蝶把自己多年的積蓄,存進了30個大箱子里,然后委托朋友幫忙運送。

可抵達廣東之后,胡蝶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自己的行李。

後來,她輾轉到了重慶,全家人只能靠著朋友的接濟活著。

她等不到自己的30個大箱子。

1年之后,胡蝶在商場的櫥窗里,看到了自己的銀狐大衣,瞬間,她就明白了,自己的30個大箱子,已經被人劫走了。

至于劫走的人,和當時委托的朋友之間,是否有暗中聯系,胡蝶無法判斷。

她一下子就氣病了。

得到消息的戴笠,卻樂了。

——

戴笠一直都是胡蝶的影迷。

初到上海時,他還沒有功成名就,連吃飯都成問題,卻會攢著錢去看胡蝶的電影。

等功成名就之后,戴笠就會經常在人前夸贊胡蝶。

當他得知胡蝶丟了30個大箱子后,就暗中派人去遞消息,暗示胡蝶來找自己幫忙。

此后,他殷勤地把一個普通的捉賊案,變成了討好女神的局。

他把當年為胡蝶托運行李的人抓捕入獄,此后開始追蹤行李。

可1年多了,大部分的行李都已經流失。

戴笠讓胡蝶把丟失的行李清單列了出來,然后托人去國外買了同款。

他真的湊齊了30個大箱子。

里面的金銀珠寶,和胡蝶的清單一模一樣,甚至,他還坦坦蕩蕩地讓商標掛在上面。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打開箱子的胡蝶,也清楚地知道: 戴笠醉翁之意不在酒!

——

當30個箱子原封不動被送回時,胡蝶知道,自己已經插翅難飛。

眼前的男人,看似溫柔,卻也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特工皇帝」。

戰亂之下,一家老小的性命,也綁在了她的這一次選擇之上。

胡蝶是聰明的。

她不動聲色,收下了這30箱物品。

而接下來,她只需要等著就夠了。

戴笠將胡蝶的丈夫潘有聲,安排去滇緬公路走單幫,潘有聲明知道他想要做什麼,卻根本不敢有任何反抗。

在沒有秩序的年代,普通人就如砧板上的魚肉。

他含淚離開了妻子、兒女,離開了白發蒼蒼的岳母,獨自遠去。

而在他離開之后,胡蝶就被戴笠接近了他的公館。

這是一座特意修建的花園洋樓。

胡蝶沒有反抗。

而戴笠對她更是無比殷勤。

她想要吃水果,戴笠就派出飛機,飛往印度,空運最新鮮的水果給她;

她說穿拖鞋不舒服,戴笠就立刻打電話,讓人弄來各式各樣的、最新潮的鞋子供她挑選;

她隨口說臥室的窗戶太小,光線陰暗,他就派人在公館前方,再為她修建一座花園洋樓……

甚至,為了和胡蝶好好在一起,戴笠還遣散了當年和自己相好過的所有女子。

也為了讓胡蝶安心,戴笠并沒有欺負她的丈夫潘有聲。

他給潘有聲安排的活,依然是個肥差,讓他發了一筆橫財,也允許他借著自己的名號,免去任何刁難。

這樣的用心,沒有哪個女人能夠抵擋。

胡蝶動心了。

在外人看來,她被戴笠圈禁了3年,理應恨他。

可這種圈禁,又何嘗不是一種保護?

戰亂之下,她能夠在公館里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她的家人、孩子,甚至丈夫,也因為眼前這個男人,過上了平安順遂的日子。

她無法恨他。

——

1946年,38歲的胡蝶終于下定決心,要把自己嫁給戴笠。

戴笠欣喜若狂。

他舍不得逼她,所以從未強迫她要嫁給自己,如今,女神突然松口,他喜笑顏開地開始籌備婚禮。

而潘有聲也被召喚回來簽署失婚協議。

簽署協議的那天,胡蝶看著丈夫泣不成聲。

她不是不愛他。

相戀6年,結婚8年,一雙兒女。

潘有聲給了她家的溫暖,給了她平安順遂的日子,卻無法在戰亂時護她周全。

胡蝶太美了。

她是電影明星。

在亂世之中,任何有權有勢的人,都可以對她做點什麼。

身處亂世,美,就是原罪。

——

可戴笠出現了。

因為戴笠,無人敢欺辱胡蝶。

潘有聲本不想簽協議,可胡蝶卻口口聲聲說她不愛自己了,她愛上了戴笠編織的美夢,她要嫁給戴笠當富太太。

最終,他沉默著簽下了名字。

他無力反抗。

亂世之中,放棄妻子,看似屈辱,可這似乎也是他最好的選擇。

只要他讓步,榮華富貴、兒女平安、父母平安……唯獨,他要失去最愛的人。

可誰也沒想到,幾天之后,戴笠突然去世了。

一場毫無預兆的空難。

年僅49歲的戴笠,尸骨無存。

關于戴笠的死因,至今都是謎團。

我所查到的資料是,杜月笙在戴笠出發之前,特意打來電話叮囑,讓他千萬不要上飛機。

可最終,戴笠還是坐上了這架C47型222號專機,也真的因為飛機失事永久離開了人世。

胡蝶慌了。

整整3年,她如同金絲雀一樣被圈養,沒有自由,遠離人群。

第一次,她不知道未來該去向何方。

但她不知道的是,得知消息的潘有聲,正在朝她奔來。

——

潘有聲是個溫和的男人。

和他相遇那一年,胡蝶還只有23歲,正處在一場巨大的風波之中。

這一年,是1931年。

東北軍因為張學良不抵抗的命令,丟掉了東北三省,日軍自此有了侵略我們的彈藥庫、軍工廠。

而胡蝶,則被指責在丟掉東北當日,正和少帥張學良在舞廳跳舞。

這是一則莫須有的誹謗。

胡蝶甚至登報自嘲,若是真的和張學良跳舞,就豬狗不如。

可大家還是不信。

甚至,激烈的民眾集體抗議,要求下架她拍攝的電影。

被憤怒席卷的人們,根本不相信劇組證明的胡蝶壓根不在東北的信息。

而這一年,潘有聲出現了。

他對她一見鐘情,兩人開啟了4年的戀愛長跑,而胡蝶也逐漸從影壇中隱退。

27歲那年,她嫁給了心目中的如意郎君。

——

為了挽回胡蝶,潘有聲還帶上了一雙兒女。

這不是他們的親生孩子,而是他從族中近親處領養的孩子。

兩人相見時,胡蝶低著頭,似乎不肯說話,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潘有聲惴惴不安,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最后,他推了推兒女,說: 「去,叫媽媽。」

而當孩子們的「媽媽」說出口時,胡蝶淚如雨下,緊緊抱住了孩子。

她真的很害怕。

她害怕家里人怪罪她。

甚至,她自己都有些怪罪自己。

但潘有聲卻走了過來,蹲在她面前,輕聲說: 「我們,回家吧。」

是的,回家。

他沒有怪罪妻子,他只是來接妻子回家。

「回家去吧!」潘有聲在哀求。

可胡蝶還是很遲疑。

一個男人,真的能接受自己的妻子,曾經委身給另一個男人嗎?

孩子們不懂這些。

他們只知道,媽媽流著淚,卻一直沒有說話。

最后,他們奶聲奶氣地說:「媽媽,你不愿意跟我們回家嗎?你不想我們嗎?回家吧。」

聽著這話,胡蝶這才看向丈夫,不,現在是前夫,輕聲開口:「有聲,這些年……」

可潘有聲卻握住她的手:「胡蝶,不要說了,我是來接你回家的!」

這一刻,胡蝶心定了。

「我知道你會來的。」她忽然說了這句話,「那日,在飯店簽署協議時,我和你說的狠話,都是假的。」

戴笠沒有那麼大方,會讓胡蝶在沒有監視的情況下,會見潘有聲。

潘有聲點頭: 「我知道,你無論做了什麼,說了什麼話,都是為了保護我。我們夫妻多年,我還不了解你嗎?」

——

這天之后,胡蝶跟著潘有聲離開了。

他們復了婚,一起去了香港定居。

潘有聲沒有輕視妻子。

他知道,跟著戴笠的那段日子,妻子在物質上過得格外優渥,而他卻只能給妻子簡陋的居所。

他格外努力地工作,每天起早貪黑,努力把事業做好。

而胡蝶依然在拍電影。

他們的生活,變得平靜且幸福。

只是,美好的時光轉瞬即逝。

5年后,潘有聲病倒了,被診斷為肝癌。

在最后的日子里,胡蝶衣不解帶在病床前侍候。

彌留時,潘有聲忽然說:「胡蝶,我是個結實的男子漢,硬是給摧殘垮了!給羞辱垮了!正值壯年的時候垮了!慘啊!」

他依然是介意的。

介意自己的無能,介意別人的奪妻,介意事業的艱難。

若非戰亂,他也可以很優秀。

胡蝶泣不成聲。

在丈夫去世后的很長一段時間,胡蝶都無法平復心情。

但她終究是胡蝶。

年少時,她愛上的初戀,利用她的身份,花光她的錢財,甚至還在報紙上抹黑她;中年時,她被誣蔑賣國,被群起而攻之,她依然泰然處之。

她是胡蝶,不會因為別人的錯誤而懲罰自己。

這一年,胡蝶才44歲。

很多人勸她再嫁,但胡蝶總是笑一笑,就再也沒多說什麼。

她不打算嫁人了。

後來,她又回到了影壇,還在52歲那年,拿到了亞洲最佳女主角獎。

再後來,她跟隨兒女在加拿大定居,同時,將丈夫潘有聲的骨灰也遷移到了加拿大。

她的遺言是:和丈夫合葬。

在晚年的生活中,胡蝶最常去的地方,就是丈夫潘有聲的墓地。

在墓地里,穿著精致的胡蝶,會和丈夫聊天,聊過往,聊回憶。

後來的胡蝶,寫了書,寫了自己的故事,有人問她,怎麼看待戴笠,年近80歲的她是這麼說的:

「我已年近八十,心如止水,以我的年齡也算高壽了,但仍感到人的一生其實是很短暫的。對于個人生活瑣事,雖有訛傳,也不必過于計較,緊要的是在民族大義的問題上不要含糊就可以了。」

她不再辯解,也不再糾纏于傳言。

人生太短暫,情愛太輕,唯獨在民族大義上不含糊,就是個大寫的人。

而胡蝶寧可流亡,也不為日本人演出的骨氣,值得我們后人銘記。

——

1989年,81歲的胡蝶忽然說:「胡蝶要飛走了。」

然后,她就安詳地離開了人世。

在她去世后,她的孩子按照她的遺囑,將她埋葬在潘有聲的墓地旁邊。

或許,這一生,胡蝶最愛的人,還是她的丈夫潘有聲。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