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名媛」蔣冬華:母親身份卑微,她一生未婚,無兒無女,晚景卻極好,這是為何?

珮珊 2023/01/10 檢舉 我要評論

民國時的名媛,不是高調,就是奢華。

而她是低調中的奢華。

蔣冬華

她追求者無數,她卻獨守一生,真相令人感動!

01

她是浙江都督蔣百器的女兒,她的母親蘇翠娥是一位京城名ㄐ丨ˋ。

她自出生后就一直跟著母親在京城生活,而她幾乎不曾與她的父親見過面。

她五歲那年,和八歲的哥哥正在門口玩耍,突然被幾個軍人搶到了將軍府。其實她的父親就是將軍府的主人。

這個將軍的所作所為確實令人震驚!自己家的孩子還要用來搶嗎?

要說蔣百器在日本留過學,加入了孫中山的同盟會,參加過辛亥革命,也是個愛國人士。當袁世凱正在做皇帝夢時,他為了防止各地將領們對他稱帝的反對,于是也采取了一些懷柔措施。

他利用京城名ㄐ丨ˋ小鳳仙來對付蔡鍔。同樣,他利用另外一位名ㄐ丨ˋ蘇翠娥來對付蔣百器。結果是,蔡鍔與小鳳仙萌生了真情,蔣百器也與蘇翠娥假戲真做。

蘇翠娥為蔣百器生下了一兒一女,兒子叫蔣益門,女兒叫蔣冬華。

蔣百器有一房原配夫人吳氏,吳氏的父是是日本華僑實業界的領袖人物,有眾多頭銜,中華總商會會長、中華會館理事長。吳氏的母親更是一個利害角色,她抱著為女兒掃清一切感情障礙的決心,運用各種辦法解決了蔣百器在外面招惹的那些「花花草草」。

不過也真是造化弄人,人算怎麼也算不過天意。

吳氏與蔣百器婚后只生下一個女兒蔣冬榮,吳氏便喪失了生育能力。對于舊時的大家庭來說,男孩始終是一個家庭香火的繼承者。

吳氏母女得知蔣百器在京城與名ㄐ丨ˋ蘇翠娥育有一兒一女,便合計著將男孩帶回來養在吳氏這位正牌夫人的膝下。另外,為防止蔣百器與蘇翠娥藕斷絲連,母女倆派人上京城,打著蔣家的兒女,怎能流落在外的冠冕堂皇的名義,將兩個孩子搶到了上海將軍府。

蔣冬華從此就成了失去生母,在將軍府里「寄人籬下」的蔣三小姐。

她的姐姐蔣冬榮是府里的大夫人所生,所以在將軍府中,蔣冬榮幾乎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而蔣冬華,起初哭哭啼啼,但是她發現哭是最沒用的武器。她開始變得堅韌,在府中步步為營。防止不經意的錯誤,引來的一陣痛批。別人犯的錯,她無辜成為「背鍋俠」。

這樣的啞巴虧吃多了,她也變得智慧了。為了爭取到父親的愛,讓父親關注到自己,她只好努力學習知識,學習彈琴,學習跳舞,學唱京劇。她用一年時間學完了高中的所有知識,并考上了復旦大學,從此她憑著自身的努力,成為了上海灘有名的蔣三小姐。

蔣冬華

面對如此優秀的女兒,父親的臉面上又多了一層「育兒有方」的光環。他逢人便夸耀女兒的聰明優秀,仿佛女兒的優秀是得了他的真傳。

因為父親的寵愛,自身的出類拔萃,蔣冬華在將軍府中總算有些威信。但是她卻從不鋒芒畢露,仍然很少說話,更多的時間,她只是在自己的閨房中彈琴。

這麼多年,她悟出了一個生存法則: 當你還沒有變強大時,適當退讓,沉淀下來內修,保全自己。

02

上大學期間,她認識了一個叫冷培基的飛行員。他是中國第一批從航校畢業的飛行員,師從陳納德。冷培基的家在山東也是一豪門大戶。

冷培基是豪門少爺。他的姐姐冷竹琴聲名在外,是當時有名的歌唱家和鋼琴家,很多電影名星都師從她門。冷培基作為一個富家子弟,原本可以過上安逸的少爺生活,可蔣冬華從他的身上絲毫看不到紈绔子弟的影子,反而是滿滿的正能量。

他在戰火紛飛的時代,看到貧苦百姓的無助,看到敵機的威力,在敵機的轟炸下,一個個家庭支離破碎。于是他從軍報考了航校。

冷培基每到空閑的時候,就來看蔣冬華。兩人走在街頭巷尾,無不稱贊他們英雄美人的天作之合。

後來,應航校的要求,冷培基作為重點培訓飛行員,要在美訓練兩年時間。很多感情都是毀于異地戀,何況是長達兩年時間。 他們的感情因分離顯得更加可貴,他們隔三差五地寫信給對方。蔣冬華將冷培基寄給她的每一封信用綢帶扎起來,放在一個小箱子里。每每想念冷培基的時候,就拿出來看,見字如面。

蔣冬華每天回家前都會先看信箱,沒有看到冷培基的來信時,她便會失魂落魄。一旦看到冷培基的來信時,她飛快地將信揣在兜里,跑回自己的房間,悄悄地閱讀起來,仿佛此時她的心已飄洋過海感受到了他。

知女莫如父,蔣百器太過憐惜這個女兒,勸她道: 「你找個大兵飛行員,萬一飛機失事,你不是要守一輩子寡嗎?」

沒想到一語成讖。

就在冷培基受訓歸來時,蔣冬華本來在南京辦事,她數著日子趕到了上海,正準備梳妝打扮去接站的時候,突然接到來自航校的電話,冷培基返回的時間被延遲。

蔣冬華熱乎乎的心像被潑了一盆子冷水。 但是冷靜下來細想,冷培基一般都處事穩妥,如果日期有變,他一定會先拍個電報過來的,這次太例外了。

想到這里,蔣冬華的心更忐忑了。

時間又過去了幾天,和冷培基一起的航校同學已陸續返校,蔣冬華仍沒有接到冷培基返還的消息。

後來,她才得知真相,原來冷培基延遲返回都是他的朋友善意的謊言,怕她接受不了打擊。事實上,冷培基在返航時,天氣反常,冷培基的飛機不幸撞擊到了阿爾卑斯山上,永遠也返不了航了。

得知真相的蔣冬華,心情如墜入萬丈深淵,她將自己關在屋子里,不吃不喝,幾天不出。

她的大姐蔣冬榮安慰道: 「好在你們沒有結婚,你還年輕,還可以再談。如果結了婚,豈不是要守寡了嗎?」

蔣冬華的姐姐蔣冬榮

蔣冬華眼神呆滯,冷冷地說: 「就讓我守寡吧。」

當時大家以為這位蔣三小姐是一時意氣用事,果然蔣冬華一生未嫁,而那些被她珍藏在箱子里的,來自冷培基的書信,成了她往后余生的精神支柱。

03

1928年,抗戰前夕,蔣冬華的父親蔣百器去世了。此時蔣家的生活已遠不如前,以賣當舊物件為生。

吳氏夫人去世后,蔣冬榮帶著全家搬到了丈夫邵式軍家住下。邵式軍原本追求過蔣冬華,因為蔣冬華心有所屬,邵式軍又退而求其次,追求了蔣冬華的姐姐蔣冬榮。更戲劇的是,邵式軍居然成了蔣冬華的姐夫。

自從小姨子搬過來后,邵式軍也曾動過再次追求的念頭,并且他的這個念頭還得到了蔣冬榮的默許。

蔣冬榮因為享受到了大家族的福利,所以中大家族那些大太太思想的毒也深,她為了將丈夫牢牢地拴在家里,也希望妹妹蔣冬華給丈夫做個妾。

即便是家里經濟已日漸衰落,邵式軍為了討好蔣冬華,為她又是買衣服、買首飾、還買了兩架鋼琴。蔣冬華卻不為所動。這讓邵式軍又敬又恨。敬她「寧為玉碎」的倔強,恨她那顆捂不熱的石頭心。

成年人的世界,話都是說三分,七分靠悟。

以蔣冬華的悟性,她能不明白姐姐的意思,邵式軍這麼多年的心思嗎?

只是她跟姐姐本質的區別是,姐姐從小生活在上層,下層的人都對她尤如眾星捧月。長大后,她更是徘徊于上層人的爾虞我詐,唯利勢圖中,所以她的眼里看到的只有利益得失。

而蔣冬華的生母卑微,她跟著生母之前是討生活,來到蔣府后,雖然成為了有名的蔣三小姐,但是她仍然擺脫不了卑微的出生。經歷過人情冷暖的她,更看重情。你若對她投之以桃,她必報之以李。

她不想為了一張長期飯票,而出賣了愛情和親情。

姐姐與她雖是同父異母,但這些年自父親去世后,姐姐對她也很照應。她感激在心。

抗戰勝利后,特務四處接收財產。邵式軍秘密前往蘇北解放區。在我黨的策動下,邵式軍向解放區輸送了大量的物資,支持解放工作。

後來,特務頭子毛森要抓邵式軍,邵式軍只好秘密離開。就在邵式軍秘密離開后,毛森等人來到了邵式軍家里要人。盡管蔣冬榮機智地反過來向毛森要人,但是仍免不了被抓。

當時蔣冬榮被抓后,她自知前途未卜。于是她借口上廁所,將一本記有家里全部財產的小本子交給了蔣冬華。

蔣冬華拿著小本淚如雨下:「你們都不在了,我要這麼多財產干什麼?」

于是她豁出命也要陪姐姐一起去。

不過那個時候的特務也很現實,蔣冬華為了救出姐姐,將記錄財產的筆記本,以及生母送給她的一百多件名貴首飾全部交給了特務。特務這才樂不思蜀地將姐妹倆放了。

蔣冬榮因財產被特務拿走的事耿耿于懷:「你個傻子,將那麼重要的東西交出去。」

蔣冬華卻說:「只要我們姐妹倆活著,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蔣冬榮感動落淚:「你終究是活成了我成為不了的人,你活成了一束光。」

之后的歲月里,姐妹倆相依為命,帶著孩子一起生活。

後來姐姐蔣冬榮死后,蔣冬華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將姐姐的一雙兒女視如己出,撫養長大。

蔣冬華與母親蘇翠娥一起撫養姐姐的子女

民國時的名媛,不是高調就是奢華,而蔣冬華是低調中的奢華。正如她的姐姐所說,她活成了一束光,不僅感染了別人,也照亮了自己。

《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低調是上善中的一種,混跡于蕓蕓眾生中,做好自己的同時,又在默默為他人做著力所能及的事情。這種修養,善莫大焉。」

低調而奢華,是一種超然灑脫、平和豁達的人生態度。卑微時豁達大度,顯赫時不驕不躁。寵辱不驚,審時度勢,游刃有余。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