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善良為何會助長惡?民國最悲情男子,用三段慘烈婚姻詮釋原因

hhh 2023/03/07 檢舉 我要評論

「程述堯」這個名字被后世記住,多半因為他的情事:他的第一任妻子是黃宗英,第二任妻子是上官云珠。這兩個絕色女子的名字,每一個都能照亮民國電影界的一片天。

可嘆,「艷福不淺」的程述堯的一生卻過得并不怎麼好。很多人認為:他之所以一生命途多舛,全因為性格。

程述堯的命途多舛,絕不是因為性格不好,而恰恰是因為「性格太好」。

程述堯的性格,放在今天就是人們常說的「好好先生」。他本人的這一性格,和他在1948年電影《大團圓》里飾演的沈浩然幾乎是如出一轍。

電影里的沈浩然是張家的大女婿,他性格開朗、腦子活絡并且擅長溝通,所以他第一次出場時,就迅速展示了他的超強交際能力。

見著愛唱曲子的二哥時,他開口便道:「二哥,前頭你喜歡的戲文里的那個腔啊,我跟五爺研究過了,人家是真有道理。回頭我跟你說說。」

見著整天做夢、喜歡看巴金作品的三弟,他一邊掏皮包一邊說:「上回你借給我的巴金的《家》我看完了,真不賴,我覺得你也像書里的老三,是個勇敢的人物。」

見著大嫂,他上去就邊遞東西邊說:「你要的毛線,配上這個袖口,真是‘wanderful’」。

可以說,他進入張家后,張家的氣氛瞬間就融洽、歡快起來了。每個人都因為他的到來而歡天喜地。

電影里沈浩然喜歡笑,而現實里的程述堯也喜歡笑,他們都從不把臉色給別人看,每次看到人,他們都總是笑呵呵的。

大團圓里的程述堯(飾演沈浩然)

電影里的沈浩然這個性格的養成是因為小時候他家窮,賣豆腐干的父親經常為生計愁眉苦臉,他發現只要自己說笑父親就高興,從那以后,他就成天笑,以給父親和周圍人帶來快樂。

沈浩然的笑臉是給別人看的,只有一個人的時候,他才可能收起笑臉、露出憂郁的一面。因為他鮮少不笑,妻子看到他的另一面竟是結婚幾年后遇到巨大危機時。

見妻子看到他的「苦臉」,他立馬寬慰妻子,為了逗妻子開心,他竟還和妻子一起唱起了《煩惱走開》。

沈浩然的哲學里,人生應以服務為目的,所以,當張家老四問他什麼是人生時,他告訴他:「人生的第一件事就是得先學會笑。」

如果說電影里這句台詞是程述堯自己想出來的,我絕對信,因為電影外的他原本就是這樣的人:他總是為別人想,而很少替自己想。

與二婚的演員黃宗英結婚后,他事事都為妻子考慮,在生活里,他從來唯妻子之命是從。為了方便照顧家人,與條件相對優越的程述堯結婚后,黃宗英將自己的母親、病著的大哥、大嫂都接到了程家。就連她家做飯的老媽子張媽,她也接到了夫家。

程述堯對此不僅沒意見,還對他們非常和善,期間,家里的所有開支全是他負責。黃宗英在晚年回憶起這段過往時,用「孝悌有加」來形容他對自己母親、大哥大嫂的態度。

黃宗英

如黃宗英所說,程述堯是個「好人」,可也因為他太好,年輕的黃宗英不僅未對他的付出感恩,反而變得肆無忌憚起來。

兩人婚后的第二年,黃宗英在丈夫程述堯的支持下開始進軍電影界,她後來憑借著主演的《追》、《幸福狂想曲》、《麗人行》等影片,在電影界展露頭角。

隨著演藝事業的一步步發展,黃宗英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後來,她甚至為了演戲要離家,程述堯聽到這些當然不高興,他隱隱約約意識到夫妻分居不是好兆頭。可即便面對執意如此的妻子,他也并未責備和阻止,他只有些無奈地嘆嘆氣。

果然,兩地分居后不久,黃宗英喜歡上了和她一起演對手戲的演員趙丹。趙丹是個名演員,他主演的《馬路天使》、《十字街頭》在當時已屬家喻戶曉。

與趙丹「因戲生情」后,黃宗英毅然決定離開程述堯。畢竟,相比趙丹,同樣帥氣的程述堯在氣質、名氣等等上都略遜一籌。

黃宗英與趙丹

程述堯當然不愿意就此分開,所以妻子提出失婚后,他堅決不同意失婚。見程述堯反對失婚,黃宗英便毅然在留下一個紙條后離家出走了。她走時的紙條上寫著:

「我決意走了,不要找我。讓我們好聚好散吧,一封信請轉宗江。」

黃宗英信里的「宗江」是自己的哥哥黃宗江,她出軌后,程述堯曾請黃宗江苦勸她回頭。可嘆,無論周圍人怎麼勸,黃宗英也堅決不同意與趙丹分開。

極有意思的是,黃宗英在給哥哥的信里特別強調了一句話,這句話是:

「我決意離開述堯了,留下身邊一些錢,請不要再叫老張媽向述堯要飯菜錢了。我以后會給娘寄錢來。」

從這個「特別叮囑」可以看出:程述堯真的是個好人,即便他和妻子已經失婚,若她的家人和他要錢,他也照樣會給。正是因為知道程述堯的這個性格,她才在信里特別叮囑。

實際上,根據史料記載,程述堯在與黃宗英失婚后還曾接濟過她的家人。後來,他甚至還主動借錢給了另嫁他人的前妻。他和前妻在影視劇上的合作,也絲毫沒有因為她的背叛而終止。

程述堯如此做,自然不全因為難忘舊情,而是因為他實在是個「好人」。

1949年,程述堯擔任了蘭心大劇院副經理,第二年,他與在戲院演話劇的上官云珠結婚了。上官云珠和黃宗英一樣并非頭婚,她甚至還帶著與前夫生下的女兒姚姚。可對于這些,程述堯不僅絲毫不在意,還將姚姚視若己出。

上官云珠與程述堯

姚姚自小缺愛,程述堯的出現讓她第一次感受到了關愛,所以,從來不和媽媽撒嬌的她總是喜歡撲到程述堯懷里甜甜地撒嬌,她還對他喊出了第一聲「爸爸」。

因為非常喜歡程述堯,弟弟燈燈出生后,她一次次追問媽媽自己為何不姓程,她還要求媽媽為自己改姓「程」。

有弟弟以后,敏感的姚姚問爸爸:「有了弟弟,你會不會不要我了。」程述堯聽完后心疼地摟著女兒說:「爸爸什麼時候都不會不要你的,爸爸永遠愛你。」

和程述堯在一起的日子,是姚姚一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日子。

上官云珠與姚姚等

可世間的好景從來不長,僅僅一兩年后,上官云珠便毅然和程述堯失婚了。而她與他失婚的原因則是因為:丈夫被錯誤地判為了貪污犯。

而程述堯被誣陷成功,全因為自己把這個世界看得太簡單了。被以貪污罪舉報后,原本清白的他因為耐不住審問,他便尋思著:要是自己按他們的要求承認這個罪,金額不大的情況下,應該沒什麼了不起的。

程述堯絕對想不到,承認自己「貪污」后,他不僅受到了嚴懲,還被妻子狠狠甩了一個耳光。

當時的上官云珠,正努力得到新社會的認可,她已經為此努力了一年多。可程述堯的罪名無疑將讓她的努力大打折扣,打完那一巴掌后,她毅然和他斷絕了夫妻關系。

可嘆,在沒有任何過錯的情況下,程述堯再次被殘忍拋棄。而這一次被棄,還是在他一生中最難的時刻。

與程述堯失婚后,上官云珠便飛快地與上影導演賀路閃婚了。程述堯此時如夢方醒,原來:這個曾長期借住自己家的男人,竟是妻子的老情人。

程述堯

這次婚變對程述堯的打擊非常重,他甚至因此大病了一場。直到後來他的冤屈被洗刷后,他的身體才完全復原。

與上官云珠失婚后,程述堯依舊經常接濟上官母女,只要得空,他便會抽空去照看姚姚。每次看到爸爸,姚姚都高興得不行。

後來的姚姚跟著媽媽換了幾個家,她的姓也跟著換了幾次,可換來換去她心里真正認同的姓只有「程姓」,她心里認可的爸爸也只有程述堯一人。

後來,每次姚姚有困難需要他幫助時,他總是想方設法地搭手。遇到自己幫不上的時候,他還會到處請人幫忙。每次身邊人遇到苦難,他也總會第一時間伸出援手。

這樣的程述堯與他在《大團圓》里飾演的沈浩然簡直是一模一樣,電影里,沈浩然幾次出現在張家都是前來「幫忙」。後來,眼見張家大哥無處謀生,他便拉著他一起開投資行。大哥覺得生活艱難時,他還想法寬慰大哥。

影片里最有意思的一段,大約是程述堯扮演的沈浩然寬慰大哥的一段話。大哥因為經濟窘迫而抱怨自己就快生活不下去了,西裝筆挺的沈浩然聽了,脫下西裝露出里頭破破爛爛的襯衫道:

「你以為我的日子好過,我只是讓別人看起來還可以而已,你看看,這衣服,里頭全是爛的。人啊,越是窮的時候,越要挺起來,你要是不挺起來,那真有可能一輩子就這樣爬不起來!」

大哥看了沈浩然西裝下的破衣爛衫若有所思,見大哥似有所悟,他才套上西裝笑嘻嘻地說:「其實都沒什麼大不了的,最重要是不要放棄希望。」

《大團圓》中沈浩然(右)安慰大哥

影片中,即便生活已經非常困苦了,可他的臉上也總是掛著笑,他總是給人美好。沈浩然將自己看成家里的火車頭,他覺得只有他穩住,這個家才能「往前開」。

每次回家,他都會裝火車頭,讓孩子們排排坐在他后頭「開火車」,「火車」開動時,他還會發出「嗚嗚嗚」的聲音逗孩子們。

影片中的沈浩然與現實里的程述堯的唯一區別是:現實里的程述堯不斷被女人拋棄,而影片中的他,則遇見了不離不棄的張家大姐。

沈浩然與程述堯性格一致,他們在感情上結局不一樣全因為:他們遇見的女人是不一樣的。沈浩然的妻子張大姐善良、顧家、專一,可程述堯的前兩個妻子情史復雜且不那麼顧家。

程述堯想要在感情上不重蹈覆轍的最重要點是:他得找一個人品很好且顧家、專一的女子。

可遺憾的是,程述堯的第三段婚姻也依舊沒有找一個這樣的女子。他這次找到的女人,和前兩次找的女人基本一致:絕色演員,情史豐富,不那麼顧家。

程述堯的第三個女人叫吳嫣,她是他在冤屈被洗刷后回到上海文化界工作時認識的女子。

吳嫣

1955年,程述堯與吳嫣結婚時,他已被上官云珠拋棄兩年,這年,他和上官的兒子燈燈年僅4歲。在沒有遇見吳嫣之前,程述堯一直自己苦心帶著兒子。為了盡可能彌補兒子,他平日里既當爹又當媽。據說,這期間大少爺出身的程述堯竟學會給兒子縫衣物。

因為擔心燈燈在新家不適應,程、吳結婚后,他的爺爺奶奶第一時間將他接到了北京。

燈燈被接走后僅僅半個月,吳嫣就因「潘楊案件」牽連,被捕入獄。此時的程述堯才剛剛恢復公職,若他不與吳嫣斷絕關系,他將面臨的后果將不堪設想。

關鍵時刻,所有人都勸說程述堯與吳嫣分開,為了說服他,他們甚至搬出了前妻上官云珠,他們說:「你倒是學學人家,你一進去人家就跟你斷絕關系,這是為啥,這是人家識時務啊!」

每次程述堯聽到這話時,他都充耳不聞。後來,為了阻止別人「勸」自己,他干脆在門上貼條說:「勸我的,都請回,我已經打定主意了,絕不斷絕關系。」

因為死活不肯與被判刑的妻子斷絕關系,剛剛升為戲院經理且前途無量的程述堯被「貶」為了電影院的普通員工。他每日的工作變成了:送膠片、檢票、領客人找座位……

妻子被關押期間,只要得空程述堯就會前去探望,他總是鼓勵妻子堅持下去,他總說:「一切都極好,心里要有希望!」

程述堯對妻子的這番話,與他電影里飾演的沈浩然的口頭禪完全一致。這種巧合,是否是程述堯入戲太深所致?答案或許只有程述堯自己知道了。

入獄五年后的1961年,吳嫣出獄。同在這一年,9歲的燈燈也回到了上海,一家人終于再度團聚。

也是直到此時,燈燈才慢慢開始了解這個坐過牢的后媽。原來,吳嫣曾是個茶花女一般的女子,她曾經一度以出賣色相為生。十三四歲時,她便被賣到了妓院。

吳嫣與程述堯

這些,燈燈的父親程述堯當然是知情的。但他對這些全無看法,他只打心眼里心疼妻子曾受過那麼多苦。

出獄后的吳嫣被調到農場勞改,她當時的工作是掃馬路,那段時日里,程述堯是她唯一的依靠。這種依靠,不僅體現在精神上也體現在經濟上。

當時的夫妻倆一度靠程述堯每月15塊的生活費過活,那段時日里,吳嫣一改女強人的氣勢,如小女人一般依偎在程述堯的身邊。

這期間,程述堯和吳嫣的感情甚好,每到周日,姚姚也會跑到程述堯的新家,和他們團聚。這樣的小日子,也著實溫馨美好。

吳嫣、姚姚、程述堯

1980年,楊帆和潘漢年案開始被重新處理。聽到消息后,一心想為妻子平反的程述堯坐不住了,他第一時間替妻子寫了材料書、申述書,他甚至幫忙給文化局以及領導寫了求助信,說:

「我(吳嫣)參加革命,為人民做些工作,改變我過去的寄生生活,難道這錯了嗎?有曰‘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為什麼我現在連鬼也不如呢?」

從這些字句可以看出,程述堯極其迫切想要為妻子平反。最終,在程述堯的幫助下,法院終于于1983年為吳嫣平反。

之后,得到清白的吳嫣提出想要拿回那些被沒收的財產。于是,程述堯再次出山,幫助妻子追討財產。

兩年后,年已花甲的吳嫣拿回了被折算后的財產。此時的吳嫣又有錢了,她幾乎在一夜之間找到了過去的感覺。隨后,有了錢的吳嫣恢復了以往常打麻將、逛街的生活。

她甚至還去了一趟香港,正是這趟遠行,讓她性情大變。

晚年吳嫣

那趟去香港,吳嫣發現:跟香港的姐妹比,自己這個昔日大姐大已經完全成了落伍老婦人。這樣的對比下,她心里甭提有多難受了。在香港看了新世界后,她看自己丈夫程述堯便也怎麼都不順眼了。

程述堯發現了妻子的變化,每次妻子對自己發火,他都只默默忍受著。他并不知道:自己的隱忍(善良)只會讓對方越發覺得他懦弱無能。

可嘆,程述堯并不知道:越是心地善良的人,越應該設置底線,越應該講原則。無底線、不講原則的善良,只會助長惡。

程述堯日復一日的隱忍一天天助長著吳嫣的惡,後來,她竟一到家就對他破口大罵。吳嫣的行為,家里的阿姨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此時的吳嫣已經忘記:這個男人曾陪她走過三十年風雨。

家里不再能感受到溫暖后,程述堯的心態也沒以前好了,加上此時女兒姚姚也已經因意外離世,他的情緒一天比一天低落了。後來,他竟不幸患上了老年癡呆癥。

程述堯與兒子燈燈和女兒姚姚

老年癡呆癥是最需要關愛呵護的,可吳嫣卻在他得病后對他更加惡劣了,後來,她竟連家也不大回了。期間,程述堯是否能感受到痛苦,已不得而知。

根據史料記載,程述堯一次外出摔倒后半夜被警察送回。兒子燈燈得到消息后立即趕回上海,當他和其他親戚朋友一道討論父親入院事宜時,吳嫣坐在臥室根本沒搭理。

可就在大家討論得正激烈時,吳嫣竟突然推門出來并當著所有人的面,怒氣沖天地罵了程述堯一番。

吳嫣的舉動,把現場所有人都看呆了,他們此時才知道:他苦等5年,守護幾十年的女人,對他竟是如此態度。那一刻,燈燈的眼眶紅得像要滲出血。

程述堯住院后,作為妻子的吳嫣只前去探望了一次。好在,程述堯77歲離世時,是在睡夢中。無痛苦地離開,大約是他晚年唯一值得欣慰的事了。

程述堯

頗為值得一提的是,程述堯死后,吳嫣竟得了淋巴癌,此后,她一直在病痛中苦苦掙扎。她面臨人生最后一次磨難時,身邊不再有曾幫她擋下一切風雨的程述堯。

不知,晚年在痛苦中備受煎熬時,她是否曾懷念過程述堯?

有后世人曾在聽聞程述堯與三個名女人的故事后發問:若他知道對她們好會是這種結局,他是否還會堅持善良呢?

關于這個問題,他的兒子燈燈給出的答案是:即便知道她們會傷害他,他也依舊會選擇善良,選擇對她們好。

在問及緣由時,燈燈說:

「因為,父親的人生哲學和《大團圓》里的沈浩然是一致的,他們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為身邊人服務,即便為此犧牲自我,他們也在所不惜。所以,不管遭受怎樣的磨難、被怎樣陷害,他們對世人、對世界的態度,也依舊不會改變。」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