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去世后,妻子于立群整理遺物發現一封信,為何羞憤不已?

草莓醬 2022/12/26 檢舉 我要評論

1979年2月25日,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在丈夫逝世的第二年,就自丨ˋ死于北京故居。

于立群之所以自盡,是因為在整理亡夫郭沫若的遺物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封信。這封信的主要內容,是關于郭沫若和于立群的姐姐于立忱之間,在多年之前一段不為人知的愛情往事。

那段塵封的往事糾葛,與其稱之為「愛情」,不如說是郭沫若對于立忱始亂終棄的不倫之戀。很顯然,于立群在和郭沫若從相識到結婚,到走過幾十年的夫妻生涯,對此一無所知,郭沫若絕口未提過此事。郭沫若早年對于家姐妹的行徑,絕非君子所為。

那封信,揭開了一段令人心痛的往事。讓于立群難以接受的是——姐姐于立忱42年前選擇自盡,而郭沫若就是導致其自盡的幕后元兇。這個消息對于立群而言,無異于晴天霹靂,她的世界一下子完全崩塌,支離破碎。

為什麼于立忱會因為郭沫若自盡呢?這事得從郭沫若年前時候的風流成性,處處留情說起。

于立群和于立忱兩姐妹出生晚清顯赫家族,她們的外祖父是民國初期著名人物岑春煊。于氏姐妹兩人自小受到良好教育,詩書禮儀,樣樣精通,算是出生名門的大家閨秀。

作為長姐的于立忱是一個美貌和才氣并重的女人,求學天津,后來擔任《大公報》的記者。1934年,于立忱被派往日本成為駐京的報社記者,也就是在同一年,她結識了旅居日本的郭沫若。

當時的郭沫若不僅已經結婚,而且有兩位妻子,原配妻子張瓊華還在老家,沒有失婚;郭沫若在日本就和一個叫安娜的女子結婚,而且生育了5個子女。在這樣的情況下,郭沫若對氣質出眾的于立忱,一見之下就大為傾心。

如花美眷,一見鐘情。不幸的是,于立忱也鐘情于這個才氣與浪漫并重的男人。在見到郭沫若的第一眼,于立忱就被他的才華和和氣度深深折服,無可救藥地愛上了他。

在和于立忱的交往中,郭沫若一再表示,自己與前兩任妻子都已經沒有了任何關系了。但實際上,他和張瓊華還有安娜都沒有完成法律意義上的失婚。就這樣,于立忱做了郭沫若的小三,卻因為郭沫若的情感欺騙而不自知。

不久,于立忱就有了身孕,而膽小怕事的郭沫若,一開始讓于立忱把孩子拿掉,當時于立忱已經懷孕三個月。后來,郭沫若干脆直接選擇了撂挑子,為了躲避于立忱給自己帶來的麻煩,他逃回了中國,把懷孕無助的于立忱扔在了東洋的異國他鄉。

1937年,于立忱所就職的報社不再負擔她在日本的費用,于立忱不得已返回上海。此時的于立忱,陷入生活與精神的雙重絕境。于立忱處境艱難,不僅懷著郭沫若的孩子,而且病重,絕望之余,在這一年的5月尋了短見,離開人世。

可以說,郭沫若的欺騙和始亂終棄,是導致于立忱自盡的主要原因。郭沫若,毫無疑問成了害死于立忱的那個人。

家破人亡,可嘆情場浪子

郭沫若早年求學日本,投身新文化運動,但是其在東京的生活,并非暢意。與于立忱的感情糾葛,也令其在文壇之中飽受詬病。于立忱選擇尋短之后,郭沫若就將兩人之間的情感永遠封存了,如同前世無法提及的過去。

然而造化弄人,與于立忱感情親密的妹妹于立群,因為無法接受姐姐自盡的消息,認為姐姐自盡別有原因,于是毅然離開家,踏上查探姐姐自盡真相的不歸之路。

于立群順藤摸瓜,一查自然就到了郭沫若這里。于立群因為姐姐的死亡,順理成章地結識了郭沫若。于立群以為,郭沫若只是姐姐于立忱的一位普通朋友。很快,她和姐姐于立忱一樣被郭沫若的才氣所吸引,陷入對果的苦戀之中而無法自拔。

也許是郭沫若良心發現,這一次,他雖然隱瞞了自己的于立忱的情史,但是卻抱著結婚的態度和于立群交往,而且真的做到了與前兩任夫人斷絕了關系,選擇和于立群結婚。

婚后,被隱瞞在真相之外的于立群過上了幸福小女人的生活。于立群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影視明星,為了丈夫郭沫若,她毅然放棄了自己的演繹事業,甘心在家相夫教子,而且為郭沫若生下了5個孩子,陪伴他風風雨雨度過了大半輩子。

抗戰爆發,于立群陪著丈夫輾轉到了武漢,再逃到南方的廣州,再到重慶,始終不離不去。夫妻兩患難與共、彼此扶持,度過了這段最困難的時期。

然而不幸還是降臨在他們頭上,建國后,不久郭沫若和于立群的兩個兒子就在文革中因為某些緣故而英年早逝,這對兩人都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

痛失二子,于立群的情緒就變得極其的不穩定,郁郁寡歡地度過剩下的日子。1978年,丈夫郭沫若與世長辭,于立群守在墓旁,傷心欲絕。

在整理郭沫若的遺物時,于立群無意中找到了一封信。這封信,揭示了一段塵封了四十多年的往事,這段往事,讓于立群無法承受,陷入絕望。

原來自己一直尋找的殺死姐姐于立忱的兇手,竟然是和自己度過了大半輩子的丈夫郭沫若!她不僅背叛了姐姐,而且還和姐姐曾經愛恨交織的人,組成了家庭,生下了孩子。而這個人,竟然蒙騙了她四十多年,沒有吐露半個字。

這一刻,于立群的世界崩塌了!痛失兒子之后,這一打擊最終讓她步入姐姐的后塵,選擇自盡而死,帶著對姐姐的愧疚和對郭沫若的怨恨了卻了自己的一生。

郭沫若的才華無可否認,對中國文學的推進也是功不可沒。但是在于男女感情上,他就是一個情場浪子,處處留情而極不負責,在人格上他顯然是失敗的。同一時期的魯迅先生評價郭沫若,說他是「才子+流氓」,可謂一針見血,一點不錯。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