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與蕭珊:相差13歲,愛情保鮮36年,老夫追憶亡妻到百歲

珮珊 2023/02/01 檢舉 我要評論

民國時期的文人,大多風流,如徐志摩,郁達夫,齊白石,他們深陷多段感情糾葛。

然而,有這麼一位才子,一生癡情愛一人,連作家冰心,都佩服他的專一,他和妻子相差13歲,相愛36年,相守了一生,他就是著名作家巴金。

1936年,一部長篇小說《家》震驚文壇,它的作者巴金,迅速在文壇,站穩了腳跟,奠定了文學大師的地位,這一年,巴金32歲。

這本書旨在歌頌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爭以及民主意識的覺醒,許多讀者紛紛來信,和巴金訴說人生的迷茫和困惑。

在眾多的讀者留言中,巴金發現了一封與眾不同的來信,署名叫蕭珊。

信里面有一張照片,白衣黑裙的短發姑娘,右手輕輕搭在花邊草帽的邊沿,巧笑嫣然。

照片的背面,寫著:給我敬愛的先生留個紀念。

「這是一個真誠的姑娘。」巴金想著,然后很認真地看完了這封信,就投入到了新一輪創作中去了,對巴金來說,這時的蕭珊只不過是一個讀者而已。

蕭珊是個很執著,也很大膽的姑娘,此后她頻頻寄信,有時候談人生,訴理想,有時候也問巴金的生活。當然不是每一封信,巴金都會回復,但是每一封信他都必看,對蕭珊的好奇心,慢慢變成了一種習慣。

巴金已經30多歲了,早年間都在留學和創作,蕭珊是他人生里,第一次心動。半年后,兩人約好見一面,落落大方的蕭珊,瞬間沖淡了巴金的拘謹,兩人聊得很投機,頗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就這樣,兩人從作者和讀者的關系,成為了朋友。從這以后,蕭珊經常去拜訪巴金,關心他的起居生活,打掃家務,連巴金的朋友們都知道,有這麼一位田螺姑娘的存在。對于這段關系,巴金是欣喜的,同時也是有顧慮的,畢竟兩人差了13歲。

1938年,蕭珊來找巴金。一雙眼睛又紅又腫,直直地看著巴金說:「我父親給我定了一門親事,我不愿意嫁給他,我該怎麼辦?」巴金當然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他說:「這是你的事,你自己考慮決定。」蕭珊一聽,眼淚直直落下來,轉身就向門外跑了。

巴金立馬追了出去,急切解釋道:「你現在還小,等你長大了成熟了,想清楚了,如果你還要我這個老頭子的話,我們就在一起過。」 蕭珊破涕為笑,她早就想清楚了,余生,要嫁人就嫁給巴金。

不久后,兩人就訂了婚。巴金信守了承諾,給了足夠的時間讓蕭珊長大,幸運的是,兩人都深愛著對方。

1944年,27歲的蕭珊,嫁給了已經40歲的巴金,婚禮很簡單很時髦,沒有宴席,沒有賓客,就在報紙上發了一個聲明,兩人就旅行去了。

婚后,長女李小棠,次子李小林相繼出生,夫妻倆恩恩【愛☆愛】,從來沒有吵過架。

1972年,蕭珊被查出直腸ㄞˊ晚期,溘然長逝,此后巴金再未續娶,他把妻子的骨灰放在臥室床頭柜上,勤勤擦拭。

在一個人又孤獨地活了33年后,癡情的老先生終于幸福地去了天堂,再見愛妻。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