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寒冷的冬季,村里許多人就去農地周圍或者山谷下走動,然后尋找一些有價值的藥草,最后把這些藥草采挖會加,經過特別的處理后,甚至有人會收購,所以不要小看生長在農地周圍的植物,它們的價值可能會很高。
我們熟悉的卷柏、苦地丁、雞骨草、鬼針草、野甘草、雞頭黃精、苦地膽、金蕎麥、四葉參、白花地膽草等,就都具有價值,如今它們也常常被當成了藥草,比一些野菜、野花和野果還值錢,難怪這麼多人想挖這些植物。
本期我們也來介紹一種值錢的野生植物,它俗稱「咳嗽草」,村里一些上歲數的人就很喜歡它,一碰到咳嗽草的時候會立馬挖走,但一些年輕人則是把它當成沒用處的雜草,這就相當可惜了,若把它鏟除丟掉,豈不是很浪費?你知道它珍貴嗎?以下不妨來了解一下咳嗽草。
咳嗽草有一個很好聽的大名,叫:鼠曲草
之所以農村上歲數的人叫它咳嗽草,只是因為它有一些用途,但是它的大名可不是這個,而是鼠曲草,除此之外,鼠曲草的俗稱還格外多,比如水蒿、靶菜、白頭草、孩兒草、貓腳藥草、花佛草、水曲、絨毛草、絲棉草等,都屬于鼠曲草的別稱。
在《綱目拾遺》里記載到它叫金沸草、地蓮、黃花子草,而在《脾胃論》則是描述到它叫「佛耳草」,另外,在《別錄》和《質問本草》里也有相關的記載,這些書籍里所描述的都是同一種植物,但是它們對于這種植物的叫法都有很大的差異,也正因為這樣,鼠曲草如今也延伸出來許多俗稱。
我的看法是,平時我們沒必要吧鼠曲草的俗稱都記住,直接叫它鼠曲草就夠了,記那麼多也沒用。
關于鼠曲草的形態特征
鼠曲草和九死還魂草、七葉一枝花、車前草、野甘草、雙腎草、黃芪、麥冬草差不多,植株是相當矮小的,大部分的鼠曲草也僅僅有25厘米的高度,有些甚至僅僅10厘米高,它的上部分沒有分枝,但有「溝紋」,上半部分的葉片長度在1-2厘米,葉片寬度相對較窄。
這些葉片也比較薄,但茂密的葉片我覺得很有觀賞價值,等到1-4月份較為寒冷時,鼠曲草就慢慢冒出來一些小花朵了,這些花朵通常為黃色,非常美觀,富有觀賞價值,許多花友被它的小花朵所吸引。
植株的花冠細管狀,長約2毫米左右,等到了8月份,就是鼠曲草的果期,這時候它有著倒卵形或倒卵狀圓柱形的瘦果,長度僅僅有0.5毫米,這實在太小了。
你知道它珍貴嗎?
一到了春天,鼠曲草的長勢就很快,這時候它在農村荒地里、路邊、山腳下、瓦房附近繁殖和生長,甚至會分布在庭院里。等到了清明,許多農村老人就采挖它的嫩莖葉回家,然后再經過專業的處理后,它的嫩莖葉可以用來做餡,然后用來包餃子或者制作包子。
另外,在許多古籍里都提到了鼠曲草的莖葉經過處理后,均可以入藥。在《本草正》里就有提到鼠曲草:「大溫肺氣,止寒嗽,散痰氣,解風寒寒熱,亦止泄瀉」。由此一來,經過專業處理后的鼠曲草有了藥用價值,也是一種珍貴的藥材,在民間許多人就直接叫它「咳嗽草」了。
最后要清楚的是,雖然它有價值,但我們也不能隨意利用它,畢竟沒有經過處理的鼠曲草有毒性,亂采用相當危險。
本文旨在植物科普,不提供藥用建議。
關于上歲數的人喜歡它,碰到會挖走的一種咳嗽草,其實就是鼠曲草,我們就了解到這里了,花友們見過鼠曲草嗎?您知道它的價值和用處嗎?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