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李鴻章的外孫女,家境如此懸殊,我父母也不會允許我娶賣國賊的后人,這該如何是好…」
輾轉反側一夜后,李開弟決定,就此與張茂淵劃清界限。
次日,他當面對張茂淵說:「你我今生無緣,就到這里吧。」
李開弟本以為張茂淵會挽留,誰知她竟淡淡地說:「今生無緣,那便等來世罷。」
話罷,張茂淵轉身離開。 此后,李開弟另覓良緣,而張茂淵卻再未談過婚嫁。
據侄女張愛玲的小說中描述,姑姑張茂淵思念李開弟時,便會拿出一條粉色霞帔,輕輕撫摸一番,再小心珍藏起來。
而這條霞帔,正是李開弟當年所贈。
那年,他們兩人于一艘前往英國的輪船上相識。
當時,輪船已經在海上顛簸了好幾天,張茂淵實在受不了暈船之苦,便想到甲板上透透氣,以緩解身體不適。
誰知,一陣大浪襲來,船越發顛簸,張茂淵的腸胃再也忍不住,她撲到船舷上,大吐特吐,一直吐到雙膝發軟,身體隨之癱軟在甲板上。
這時,一塊手帕遞到她跟前,耳畔響起一陣溫柔的聲音:「小姐,你還好麼?」 她抬頭一看,眼前的人溫潤如玉,在月色下閃閃發光。
這一眼,他的身影印入了她的眼底,也入了心里。
倆人就此相識,此后的海上時光,李開弟便經常照顧張茂淵,倆人也經常約在一起喝茶、聊天。
隨著交往的日深,倆人情愫漸生。
數月后,船靠岸了,兩人也面臨著分別,李開弟將一塊粉色霞帔送給張茂淵,當作是兩人的定情信物。
此后幾年,倆人一直鴻雁傳書,以寄相思。
終于等到二人學成歸國,李開弟滿心以為這段情能有個圓滿歸宿時,卻從好友處得知了張茂淵的身世。
他思忖再三,揮劍斬情絲,這才就有了文章開頭的那幕。
此后,李開弟與富商之女夏毓智結婚,結婚當天,張茂淵甚至親臨現場觀禮。
當李開弟看到張茂淵的那一刻,臉上笑容頓失。
他實在是低估了張茂淵的家教和氣度,以為張茂淵是來砸場子的。
可張茂淵什麼也沒有做,只是微笑地對新人說:「祝你們白頭偕老!」
看著妻子與前女友相談甚歡,大有一見如故之兆,李開弟惴惴不安。
惶恐多日后,一天晚上,李開弟終對妻子說:
「有件事想與你交代,我與張茂淵曾是戀人,奈何她是李鴻章的外孫女,我不可能娶一個賣國賊的后代,這才與她分別,希望你心中莫有芥蒂。」
他本以為妻子聽后,肯定會和自己哭鬧。
畢竟,沒有哪個女人能忍受丈夫的前女友總在自己眼前晃,更別提做朋友。
可夏毓智并沒有生氣,反而對他說:
「張茂淵也不容易,我們把她當成家人吧,對她多照顧些。」
此后,張茂淵經常出入李家,與夏毓智接觸后,發現倆人志趣相投,之后更是成為無話不談的知己。
夏毓智生孩子后,張茂淵還經常幫助李開弟夫婦照顧孩子,以至于他們的一雙兒女,都頗為喜歡張茂淵。張茂淵將自己對李開弟的情感深藏在心里,與他夫婦在交往時,恪守禮儀,不越雷池半步,將自己定位在好友的位置上。
她認為只要李開弟幸福,自己也是幸福的。
在無人陪伴時,張茂淵努力發展自己的事業,成為第一代播音員,拿著高薪,生活愜意。
1965年,夏毓智病重住院,張茂淵和李開弟輪流照顧她。
彌留之際,夏毓智拉著張茂淵的手說:
「我死后,你和李開弟結婚吧。
婚前,我并不知道你和李開弟是情侶;
婚后,你和李開弟也沒有做出對不起我的事。
這輩子能認識你,我很高興。
現在,我要走了,我把李開弟交給你了。」
話完,她拉過張茂淵的手,放在李開弟的手中后,笑著離世。
張茂淵與李開弟痛哭流涕,泣不成聲。
夏毓智死后,李開弟卻沒與張茂淵結婚,倆人仍以好友相交。
直到張茂淵79歲時,才終于披上了那條粉色霞帔,當了李開弟的新娘。
這一天,張茂淵等了半個多世紀,從風華正茂等到了垂垂老矣。
新婚當夜,李開弟將張茂淵擁入懷中,說:「這一生苦了你了。」
張茂淵卻說:「我終于等到你了。」 此后,倆人相敬如賓,幸福相守了12年,度過了安詳的晚年時光。
1991年6月,張茂淵罹患肺癌去世,享年91歲。
7年后,李開弟也以百歲高齡含笑離世。
回顧張茂淵與李開弟、夏毓智這段三角戀情,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
喜歡是放肆,而愛是克制。
這段感情中,沒有撕扯和背叛,有的是相守、相護、相知、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