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人常說:「靠山吃山,靠水喝水」,在過去那個缺醫少糧的年代,肚子餓了生病了怎麼辦?而在農村靠的就是各種野草,因為這些野草不僅可以當野菜充饑,還可以當做藥材治病,在過去幫助過很多人。
筆者是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同時也是一位中草藥的愛好者。關注我,每天為大家分享農村常見的各種野草,了解更多的草藥知識,說不定在生活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比如,今天筆者與大家分享的這種野草,它在農村非常常見,但是它的作用卻非常的大。在過去不僅可以當野菜食用,而且還可以入藥治病,尤其是對女性的婦科疾病有很大的幫助,在民間有「婦科圣藥」的美譽。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應該猜到了,它就是民間大名鼎鼎的益母草。說起益母草,無論是城里人還是農村人,對益母草這個名字都非常熟悉,因為它是一種很好的婦科良藥,像我們常吃的益母草顆粒就有它的成分。
但是,它的植株很多人對它并不了解,即使在生活中經常見到也并不認識,白白錯過了這種對我們身體有很大幫助的野草。當我們真正了解它之后,就能幫助我們解決身體上的許多小問題。
顧名思義,益母自然是對母親有益的意思,是一種對天下母親都有幫助的野草。它是唇形科益母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村里人都認識它,特別喜歡生長在田邊,在田邊到處是,經常會看到女性朋友去挖。
認識益母草的人都知道,它的嫩葉長得像艾葉,不過這兩種野草的嫩葉都是可食用的野菜,但益母草吃起來味道微苦,而艾葉卻有一種獨特的艾香味,所以在民間一直以來艾葉都比較受歡迎。
但是,中醫講究,百草皆為藥,只是藥用價值的高低不同。很多人不知道,益母草的藥用價值要比艾葉高很多。所謂「良藥苦口」,益母草味道雖苦,但是作用卻是不容忽視。
一般來說,大部分的野菜在還是嫩苗時比較受歡迎,而益母草卻是越老越搶手,因為采摘它的嫩葉做菜時有種苦苦的味道,因味苦而遭人嫌棄,但是老去的益母草用來入藥卻是效果翻倍,這時懂它的女性朋友遇見都會采挖帶回家。
益母草其藥用全草及根,尤其是根部價值更高,具有活血調經、去瘀生新的功效,對女性朋友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子宮脫垂、子宮肌瘤、乳腺炎、產后胎衣不下、惡露不凈腹痛、貧血、赤白帶下等婦科疾病均有一定的療效。
尤其是對更年期女性出現閉經時有很好的療效,因此在民間又有「閉經草」之稱。可以說,益母草就是女性不可多得的良藥,被稱為「婦科圣藥」最適合不過了。
益母草雖好,不過在采挖益母草時一定要注意,最佳時節應該是花未全開時采挖,然后洗凈切斷曬干存起來,這時的益母草功效是最好的。
各位朋友,你們家鄉有這種益母草嗎?它在民間俗名為「閉經草」,村里人都認識它,在田邊到處是,女性朋友常去挖。若你在家鄉遇見,還請及時重視起來,對女性朋友好處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