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張學良拋棄原配,死后也要跟她合葬在一起,趙四比于鳳至強在哪

棉花糖 2023/02/19 檢舉 我要評論

張學良曾得意地說過這樣一句話:「平生無憾事,唯一好女人」。他這一生,娶過兩位妻子,1位隨軍夫人,有過11個情人,此外,還有數不清的紅粉知己,著實艷福不淺。

在這一眾鶯鶯燕燕中,只有一個女子,徹底收服了張學良的心,那就是趙四小姐。

她被稱作「民國最強小三」,16歲時就對張學良一見鐘情,18歲時冒著被家族除名的風險,也要去找張學良。之后,她沒名沒分地跟了張學良大半輩子,直到52歲才如愿與他結成夫妻。

為了張學良,她不僅舍棄了女子最看重的名節,更是忍痛將唯一的親骨肉托付給友人,只為能陪在被軟禁的張學良身邊。連一向心狠手辣的戴笠都忍不住感慨:「得此紅粉知己,張漢卿有福啊!」

那麼,趙四小姐到底為什麼能夠從眾多的鶯鶯燕燕中脫穎而出,成為這名風流少帥最終的感情歸宿呢?

趙四小姐原名叫趙綺霞,生于1912年,其父趙慶華是北洋政府時期的高官,曾擔任過多地的鐵路局局長,官至交通次長。

趙綺霞出生時,家中已有三個姐姐,于是家人便叫她「趙四」,時間長了,身邊的人都跟著稱呼她為「趙四小姐」。

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趙四小姐從小備受寵愛,在享受富裕的物質生活的同時,她父親還非常重視孩子們的學習。中學時期,趙四小姐就讀于天津市赫赫有名的貴族學校——天津中西女中。

學生時代的趙四小姐是個十足的乖乖女,學業優異,性格溫和,深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除了學習,她愛好眾多,跳舞、開車、游泳、騎馬、打網球等等,樣樣在行。

其實,在當時,趙四小姐的長相充其量只能算中上等,談不上多驚艷。但是因為她身形瘦高,再加上愛打扮也會打扮,所以往人群中一站,也能夠憑借出眾的氣質和風度,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十四五歲時,她就當選過天津《北洋畫報》的封面女郎。

如此耀眼的一個女孩,自然會有很多人追。但是,面對眾多的追求者,趙四小姐卻一個也看不上眼,她渴望著能夠遇到一位英雄般的男子。

那時候的天津十分繁華,吸引了很多上流社會人士。他們經常舉辦舞會,一大批青年才俊、紅粉佳人在此聚集,共度美好時光。生性風流、愛好玩樂的張學良就是其中之一。

1927年春天,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還未成年的趙四小姐聽聞大名鼎鼎的蔡公館要舉辦舞會,于是就苦苦央求哥哥姐姐們,帶她一起去參加。沒想到,此一去,她便遇到了那個讓她一見誤終生的人。

舞會進行到一半的時候,一個年輕人在一群軍官的簇擁下,神采奕奕地走了進來。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學良,趙四小姐仰慕已久的「英雄」。此前,她曾多次聽說過張學良的英勇事跡,他抬著棺材上戰場,他在兩次直奉戰爭中指揮千軍萬馬,英勇無敵。如今,這個傳說中的人物就站在自己面前,還是這樣的英俊瀟灑,趙四小姐的心開始砰砰亂跳起來。

而張學良也很快注意到了趙四小姐,在一片濃妝艷抹、花枝招展的太太小姐中,不加修飾就煥發著青春光彩的趙四小姐,猶如清水出芙蓉一般,讓人看一眼就難以忘懷。

就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樣,張學良不由自主地走向趙四小姐,邀請她共舞一曲,趙四小姐欣然應約。在那旖旎的樂曲中,愛情的種子在兩人心中悄悄種下。

從舞會上回來后,兩人各自投入到繁忙的生活中,很久都沒有再見面。直到當年夏天,趙四小姐跟隨家人到北戴河避暑,再次遇到張學良,兩人才終于有了充足的相處時間。他們每天都膩在一起,感情迅速升溫。

有一次,張學良去找趙四小姐玩,碰巧她不在家。于是,張學良就來到她的閨房,無意間看到趙四小姐放在床頭的日記,忍不住翻看起來。當他看到日記中這樣寫道,「我真的非常愛慕張少帥,只可惜,他已有妻室,我的命好苦呀!」張學良不由得心頭髮澀,難過得不能自已。

那時候,張學良已經成婚,他的妻子叫于鳳至,是一個富商之女,長相美麗,又非常有涵養。

在那個尚未廢除三妻四妾制度的年代,按說張學良遇到心儀的女子,是可以納其為妾的。可是像趙四小姐這樣出身名門望族,自身條件又非常優越的女子,是斷不能與人為妾的。

所以,當趙四小姐的父親得知,自己最疼愛的小女兒竟然與張學良熱戀時,怒不可遏,嚴令趙四斷絕與張學良的一切來往。然后,他還親自為趙四定了一門親事,希望趕緊把她嫁出去,以免夜長夢多。

面對父親的百般阻撓,趙四小姐畢竟年幼,不知該怎麼辦才好。就在她輾轉難眠之時,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發生了,張作霖被日本人殘忍地殺害了。頓時,張學良重擔在身,被迫扛起東北這面大旗。

喪父之痛,加上夜以繼日的忙碌,張學良很快就病倒了。得知這個消息,趙四小姐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到張學良身邊。煎熬了幾日后,趙四小姐心一橫,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她要去沈陽探望張學良。

她給家人留了一封信,之后就悄悄地離開了。沒曾想,她前腳剛離開,天津那些小報就刊登出了「趙四小姐為愛私奔」的消息。看到這樣的情景,趙慶華暴跳如雷,他一生清廉,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名聲了。

如今,女兒竟做出這樣傷風敗俗的事情,他覺得自己的臉都要被丟盡了,于是,趙慶華連續五天在報上公開發出啟事,宣布要與四女趙綺霞斷絕父女關系,并將其開除宗祠。

趙四小姐本來只是想來探望一下張學良就回去,沒想到,父親的這一舉措,直接斷了她回家的路。這一下,她是徹底回不去了。

而在沈陽這邊,她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于鳳至告訴張學良,趙四小姐可以留在沈陽,但是必須要答應她兩個條件,一是她不能進大帥府;二是不能有正式的名分,最多只能做張學良的秘書。

于鳳至以為,像趙四小姐這樣在蜜罐里長大的大家閨秀,肯定不愿意承受這樣的委屈,說不定,她一賭氣,就回家去了。沒想到,趙四小姐卻全盤接受,把姿態放得很低,好像只要讓她留在張學良身邊,讓她做個丫鬟她也愿意。

就這樣,趙四小姐住進了張學良位于北陵的別墅。她的到來,極大地撫慰了張學良的心。那段時間,張學良白天在帥府辦公,一到晚上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北陵別墅,和趙四小姐濃情蜜意。

看到她們兩個難分難舍的模樣,于鳳至很不是滋味。本來,她提出那些苛刻的條件,是希望趙四小姐能夠知難而退。沒想到,不僅沒能嚇退她,反而讓她和張學良的關系更加親密了。她這個明媒正娶的妻子,反倒幾乎連張學良的面都見不著了。

也許,從那個時候開始,于鳳至就有點認命了。她不再那麼絕對,甚至還用自己的錢,買下了大帥府東墻外的一棟二層小樓,讓趙四小姐住在那里。此后,她們正式過上了一段三人行的日子。

搬來沒多久,趙四小姐就懷孕了,幾個月后,生下了她和張學良唯一的骨肉——張閭琳。

為了讓孩子能夠擁有名分,于鳳至親自去小樓,把孩子抱回了大帥府撫養。到那一刻,她才真正地接納了趙四小姐,親切地稱呼她為「小妹」,趙四則和張學良一樣,稱呼于鳳至為「大姐」。

如果一直這樣歲月靜好下去,或許就沒有後來那些讓人念念不忘的傳奇故事了。可是生逢亂世,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很快,趙四小姐就迎來了真正的考驗。

1936年,日軍加快了侵華腳步,可是蔣介石卻秉承著「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不肯全力抗日。于是,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迫使蔣介石做出了國共合作一致對外的決定。

達到目的后,張學良奉蔣介石之命護送他回南京。沒想到,一到南京,張學良就被蔣介石扣押了起來,自此開啟了長達54年的軟禁生涯。

起初的兩三年,大部分時間,都是于鳳至陪在張學良身邊,趙四小姐留在上海照顧年幼的兒子。可是,因為條件太過艱苦,再加上心情煩悶,于鳳至患上了嚴重的乳腺ㄞˊ,必須得到外國接受治療。于是,張學良提出,要趙四小姐來接替于鳳至。

蔣介石同意了他的請求,并讓戴笠親去辦理此事。接到這個任務后,戴笠認為,趙四小姐肯定不會愿意來的。

那時,趙四小姐帶著兒子定居在了香港,住著大別墅,手里還有大把的錢,能保證她余生無憂。她會舍棄優渥的生活,到深山野林中陪伴風光不再的張學良嗎?

再說,她又不是張學良明媒正娶的夫人,就算她不去,世人也沒法說她什麼。更重要的是,她們的兒子還不到十歲,尚需母親的照顧。

以上種種原因,都讓戴笠篤定地認為,趙四小姐不會舍棄自由身,選擇成為半個囚犯的。

沒想到,他到底是低估了趙四小姐。在接到電報的那一刻,趙四小姐就做好了決定。她先把兒子送到美國,托付給友人,然后只身奔向貴州,去陪伴和照顧自己的愛人,就像18歲那年一樣。

此后數年,不管張學良被轉移到哪里,趙四小姐始終伴其左右。

幽禁的歲月是孤苦的,不能與外界聯系,更不能離開居住地。這對于普通人來說都非常難熬,更不要說昔日馳騁疆場、指揮千軍萬馬的張學良了。

為了撫慰張學良的心,趙四小姐用盡了全身的力氣,不僅在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他,更是用樂觀豁達的態度來帶動他重拾希望。

見過她們的人說,趙四小姐總是穿著樸素的衣服,腳踩一雙布鞋,一副洗盡了鉛華的模樣。此外,她還學會了種菜、養雞鴨,甚至還會自己縫制衣服。

可以說,正是趙四小姐這種潤物細無聲的陪伴,讓張學良的世界不至于崩塌,讓他有了心靈的寄托。

也因此,當他後來決定加入基督教時,按照基督教的規定,基督徒只能有一個妻子。他思慮再三,決定和于鳳至失婚,正式迎娶陪伴自己度過20多年患難歲月的趙四小姐。

之后,他給遠在美國的于鳳至寫了一封信,婉轉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不久之后,張學良收到了于鳳至的失婚協議書。

1964年7月4日,張學良和趙四小姐正式結為夫妻。那一年,張學良已經63歲了,而趙四小姐也有52歲了。兩個年過半百的人,笑得像個孩子一樣開心。

此后,她們一直被幽禁至1990年,才獲得自由身。再然后,她們決定去投奔定居在美國的兒子。

2000年,在張學良百歲壽誕上,他動情地拉著88歲的趙四小姐的手,對在場的人說道:「這是我的姑娘」。相信那一刻,趙四小姐的內心一定無比的幸福。

可是,沒多久之后,她就不小心摔了一跤,自此一病不起,半個月后,終究還是香消玉殞了,結束了她傳奇的一生。幾天后,趙四小姐被安葬在了夏威夷附近的神殿之谷,這是趙四小姐生前和張學良一起選定的墓地。

趙四小姐的離世,對張學良打擊頗大。一年后,張學良竟也追隨趙四小姐而去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與趙四小姐安葬在一起。

其實,在1990年于鳳至離世的時候,就曾特意交代,要在自己的墓地旁為張學良留一個位置,結果到最后,她終究還是沒能等到自己摯愛的丈夫。

說起來,于鳳至也并不差。她長得很美,溥儀的弟弟溥杰就曾贊嘆過于鳳至的美,說她像雨后清荷一般。而且,她的家世也不差。她本是富商之女,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并不是一個什麼也不懂的深宅婦女。婚后,她不僅治家有方,還很擅長外交,跟她打過交道的人無不對她交口稱贊。

為了讓張學良出獄后過上幸福的生活,她赤手空拳進入股票和房地產市場,憑借著從父親那里遺傳來的經商天賦,以及自己的學識,最終賺得大筆財富。然后,她在好萊塢山頂買了兩套別墅,一套給自己,一套給張學良和趙四小姐。

她這一生賢良至此,到底為什麼會輸給趙四小姐呢?

也許,她和張學良的故事,從一開始打開方式就錯了。如果她們的婚姻不是包辦的,那麼說不定張學良也能愛上這個美麗聰慧的女子。可是,強扭的瓜不甜,強喂的飯不香。這一個「強加」,頓時讓于鳳至在張學良面前失掉了三分色彩。

而在漫長的婚姻中,于鳳至雖然可以說是一個一百分的妻子,端莊賢惠,無限隱忍,力求把事事做得周全。可是她遇到的對手完全不按套路出牌,所以就讓她有點不知該如何招架了。她所受的教育,不允許她隨心所欲地做自己。

而趙四小姐就沒有那麼多顧忌了,為了張學良,她可以不顧家教和禮法、以及世人的非議,她可以沒名沒分地跟著張學良幾十年,甚至還可以忍受骨肉分離的痛苦,以及幾十年與世隔絕的艱苦生活。

好像她的世界里只有張學良,她這一生就是為了張學良而來的。她那熱烈而又決絕的模樣,讓曾在萬花叢中游蕩過的張學良也為之嘆服。

對手強大至此,于鳳至怎能不輸?

從16歲與張學良相識,到88歲與世長辭,可以說,趙四小姐用自己的一生,演繹了什麼叫做最淋漓盡致的愛。這份愛,足夠長,也足夠暖,所以也足夠傳奇。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