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介紹一個神奇的瑜伽體式——門閂式,每天晚上堅持練習,就能夠對腰腹脂肪有非常大的殺傷力。
練習門閂式,讓我們的呼吸得以改善并獲得更大的能量,整個身體的生命力能量運動得到提升。隨著側身的加強,我們身體的整體活力增強了。
門閂式能很好地使妳全身伸展,尤其是骨盆區域,腹部的兩邊肌膚得到伸展和側彎,使腹部肌肉和器官保持良好狀態。還能改善三角式和側角伸展式的練習。
門閂式的體式功效:
1、強健脊椎及脊椎旁側肌肉,按摩腹部及盆腔器官,強健各肌肉及手腳趾關節。
2、強健腎上腺、胰島及性腺,舒展及擴張胸、肺側部,減少腰、腿脂肪。
3、治療中、下部背痛,消化系統(胃、肝、腰、腸部)疾病,對關節炎的輔助療效。
4、泌尿生殖系統(腎、膀胱、子宮、前列腺)失調,糠尿病、哮喘及性功能失調。
5、減少腰部和腹部多余脂肪和贅肉,打造纖細的側腰和平坦的小腹。伸展、滋養脊柱,緩解背部僵硬,還能糾正骨盆歪斜等不良姿勢。
6、對腰、腿肥胖,腿部無力很好的療效。
練習門閂式膝蓋疼怎麼辦?
膝蓋損傷的人可能無法跪在地面上。如果是這種情況:
1、可以坐在椅子上,雙腿在身體前方彎曲90度
2、或者伸展一條腿往一側,模仿這個姿勢
3、或者可以在膝蓋下方墊上毛毯
門閂式練習細節
它分為四種做法:
A.跪立
B.一條腿在側面(屈膝)
C.伸直手臂和腿
D.側展軀干
A.跪立
跪在墊子上,雙手叉腰。 小腿骨壓墊子,腳和腳趾平放直指向后。 學會穩固地把小腿、腳踝、跖骨壓向地面。
說明:這個跪立體式是一個必學體式,在今后練習駱駝式和一些高級的后彎體式時都需要跪立。
B.一條腿在側面(屈膝)
抬起右腿,右腳轉到側面,像在戰士Ⅱ式中那樣保持屈膝90度。 保持膝關節轉向外。 現在回到姿勢A,繼續練習左側。
學習在這個姿勢中內收臀部并保持軀干伸直。
C.伸直手臂和腿
保持臀部左右等高,右腿向右側伸直,與右髖在同一直線,膝關節收緊。 伸直雙臂,與肩同高。 現在回到姿勢A,練習左側。
學習在這個中間姿勢中保持屈腿一側的小腿骨、腳踝和跖骨下壓地面,學習在手臂展開時打開胸腔。
D.側展軀干
進入姿勢C。 左手叉腰。 呼氣,胸腔和腹部面向前,軀干向右腿一側彎曲。 將右手放到右小腿上。 呼氣,伸展左手臂過頭,與左耳平行。 保持胸腔前側延展的同時,盡可能側向右。 左手臂落于腰側,提起軀干并返回。 現在練習另一側。
學習向天花板方向轉動軀干,就像在側角伸展式中那樣。向右側伸展時,學習保持關注左側的對等拉伸,反之亦然。
完整的門閂式
門閂式中充分伸展是一個深深的側彎。將身體傾斜到直腿一側。軀干的下側盡量靠近直腿的根部。將下面一只手的手背部壓在腳掌上,然后將上臂伸展過耳朵后部,并與下方手掌合二為一。
體式細節
體式中保持髖部始終朝向正前方,給側身以能量并充分側彎,深入的呼吸。體式的伸展連接肋骨的肋間肌。當這些肌肉緊繃時,肋骨的運動會受到限制,呼吸也會受限。拉長肋間肌可以改善呼吸,因此,此體式有助于呼吸問題,通常與哮喘、過敏、感冒和流感有關。 讓肋骨在吸氣時逐漸變寬。感知妳是如何打開身體前側、兩邊和后側的肋骨。當吸氣的時候,妳會感覺到伸展一側肋骨的移動,呼氣時,加深另一側的側彎。 當妳練習了幾個呼吸后,注意身體的任何變化。注意側身,空氣是如何打開加寬肋骨的效果?看看門閂式是如何幫助我們擴大呼吸和增強對側身的意識。 雙臂向兩邊伸展,手掌朝下。在身體的前側,從胸骨到胸肌,沿著肱二頭肌一直伸展到大拇指。注意別把妳的胸腔向前凸。背部感覺從胸椎延伸到小指。吸氣并感覺到身體的側輕盈,呼氣在腰部彎曲,將右掌垂下至右腿下方,將左臂向上伸展。 每次吸氣時,從脊柱到頭頂再延長一點,伸展左手的所有手指。隨著每一次呼氣,輕輕地加深妳的側伸展,讓右手向右腿的腳踝處移動,讓左手遠離左髖。 進入體式后,做輕微的調整。不要把臉和腹部朝地板方向,可以用妳的右手拇指按住右腿內側以幫助妳側彎。右髖和右后肋在胸腔打開時向前移動。盡量不要讓左臂在妳眼前,而是將它伸過妳耳朵和頭頂。向左肋內呼吸,感覺肋間肌擴張,同時妳也在為肝臟提供了滋養的伸展。 當準備退出體式時,吸氣把左臂直接向上向天花板,將脊椎拉回垂直,然后再一次水平地伸展手臂。隨著下一次呼氣,讓手臂垂落。
門閂式解剖
關節活動
脊柱側屈:(有一定的回旋以保持脊柱的自然序列),頸部回旋與后伸,骨盆處于自然位置。 支撐腿:髖關節自然伸直、內收及旋內;膝關節屈;踝關節背屈(壓向地面以保持身體平衡)。 伸展腿:髖關節屈、旋外、外展;膝關節伸,踝關節跖屈。 上側手臂:肩胛骨上回旋、上提;肩關節外旋、上舉、屈;肘關節伸;前臂旋外。 下側手臂:肩胛骨保持自然位置;肩關節旋外;前臂旋外。
肌肉工作機制
脊柱:重力向地面牽拉軀干,因此脊柱靠上一側(拉長側)的腹外斜肌離心收縮并拉長。同時,為避免身體前部轉向伸展腿一側,靠上一側的腹內斜肌與靠下一側的腹外斜肌向心收縮。
腿部:
伸展腿,縫匠肌、梨狀肌、孖肌與閉孔內肌一起收縮使腿部回旋并外展; 腘繩肌與梨狀肌收縮避免身體在髖關節處向下塌和/或使膝關節過伸; 比目魚肌、足固有肌收縮使腳趾頂住地面。支撐腿,臀中肌與臀小肌離心收縮以防止髖關節過度往側向移位; 大收肌保持大腿內旋與伸髖,股四頭肌伸膝使小腿壓向地面,同時背屈踝關節的肌肉收縮使腳趾壓緊地面,以保持身體平衡。
手臂:
上側手臂,前鋸肌使肩胛骨外展、上回旋; 岡下肌與小圓肌使肩關節外旋; 三角肌使手臂上舉。 下側手臂盡可能放松。
拉長的肌肉
菱形肌,背闊肌,肱三頭肌長頭,肋間肌,腰方肌,腹內外斜肌,臀中、小肌,闊筋膜張肌,臀大肌,股直肌,髂肌,以及支撐下肢的腰大肌。
難點說明
△由于椎骨關節面的形狀與肌肉的螺旋走行方向,脊柱回旋是伴隨著其側屈自發產生的。
△為了保證「純粹「的側屈運動,胸廓需要做反向回旋運動。
△此時,上部的肋骨向后回旋而下部的肋骨向前回旋。
△要做到如此,便調動身體上方一側的腹內斜肌與下方一側的腹外斜肌。
△同時,如果支撐腿髖關節外側(闊筋膜張肌、臀中肌或臀小肌)出現緊張,那麼該側髖關節就會出現屈曲而非單純的內收。
△支撐腿應保持髖關節伸展(通過大收肌與腘繩肌收縮),以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
△背闊肌出現緊張時,手臂舉過頭頂會將胸廓往前推(大多通過壓縮浮肋與抑制呼吸),
△或手臂上舉的姿勢會將肩胛骨推向下——有可能會刺激到肩峰處的肱二頭肌腱或岡上肌腱。
△將該側手臂折疊置于背后可以避免這個隱患,且能幫助練習者將注意力集中在軀干的運動上。
門閂式·輔助練習法
利用瑜伽磚輔助練習
利用瑜伽椅輔助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