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園藝圈中有一句話,「養花先養根」,意思是,想把花草綠植養好,就必須先把根養好,根系能正常汲取養分,自然可以多長新葉,多開花;
相反,如果根系不發達,生長環境有問題,不但不能長葉開花,還容易根系腐爛,影響植物的生長。
就以多肉為例,很多新手花友在養多肉的時候,就是因為根系腐爛,導致養分無法運輸,滋生細菌,葉片慢慢腐爛,最后以收空盆為結局;
因此很多花友都覺得,多肉之所以會爛根,就是澆水頻率太高了,甚至還流傳一句話, 多肉「澆水一多就爛根 」?誤導了多少新手花友,難怪一直養不好。
【多肉的習性】
多肉是一種很奇特的植物,它的葉片肥厚,里面儲存了大量的水分,可是,卻不能把它放在太陽底下暴曬,日曬時間時間,或者溫度過高,都會導致葉片干癟,慢慢枯萎而亡;
因此養護多肉植物的時候,需要把它放在溫度適宜,陽光柔和的位置,才可以讓多肉一直保持水潤飽滿的狀態,觀賞性才會更高;
而多肉對水分的要求也不是特別高,因為它的葉片可以儲存水分,所以即便沒有及時補水,也能調動葉片中的水分來維持機體的正常生長;
而這個延緩澆水時機的方法,也就是控水,通過控水,能讓多肉的葉片變得更精致,多了一些靈動的美感,因此,養多肉時,可以適當延緩澆水時間。
【爛根的原因】
長時間控水,也可能導致土壤板結或根系發干,都會在下一次澆水時候,導致根系無法正常呼吸,慢慢滋生細菌,導致根系腐爛;
所以,無論是澆水頻率過高,還是澆水頻率過低,都可能導致根系腐爛,究其原因, 就是因為根系無法正常呼吸,四周滋生細菌,所以根系才會腐爛。
【澆水的時機】
因此,掌握正確澆水的方法,才可以降低多肉根系腐爛的幾率,那麼,如何判斷多肉是否缺水呢,方法特別簡單,掂量多肉花盆重量, 感覺花盆變得輕盈,而且多肉底部的葉片有些發皺,就證明多肉盆土已經徹底干燥了,這個時候就可以澆水了;
而 在澆水的時候,一定要澆透,如果部分土壤長時間沒有接觸舒服,也會慢慢板結,導致部分根系被鎖死,后期也容易腐爛,影響多肉生長,所以,澆水時,繞著花盆慢慢澆灌,保證每一粒土壤都被浸濕。
【養根的方法】
而想讓多肉的根系更旺盛些,除了要掌握澆水的時機,更要配置好土壤環境,將這個基礎打好,后期科學補水,多肉的根系才會更旺盛;
因此在入手多肉的時候,前期可以先用原土去栽培多肉,但是, 一旦判斷多肉已經緩苗成功,建議還是給它修根換土,根系的長勢才會更好;
想把多肉的根系養壯,或是為了避免爛根,就得保證根系生長環境足夠透氣,根系可以正常呼吸,澆水的時候又能吸收到水分,自然長得更旺盛了;
因此在配置植料的時候,需要多肉在植料中加入一些顆粒基質, 例如蛭石、礫石、珍珠巖等,占比在4成左右,如果是老樁,占比可能還要在6成以上,根系生長狀態才會更好;
【養分的補充】
多肉的土壤環境,除了要透氣,也有要一定的養分,所以還需要加入一些腐葉土等,讓土壤處于透氣、肥沃的狀態,根系能自由呼吸,也可以快速延伸,并將土壤牢牢鎖住;
當然,選用一般的土壤也可以,但是得保證土壤健康無害,所以最好將配置好的土壤用多菌靈浸泡下,再暴曬甩干,這一的土壤環境,多肉會更喜歡;
那麼,在養護后期,需要給多肉施肥嗎,這里必須強調一下,對于多肉植物來說,肥料只是催化劑,并不是必需品,所以不施肥,多肉也可以健康生長;
【施肥的時機】
如果多肉并沒有長新芽的跡象,挪到養護位置, 增加環境濕度,改變澆水頻率,去改變生長環境的溫度、濕度,調整到最適宜的狀態,多肉長新芽的頻率才會更高;
如果想要施肥,建議多觀察多肉長勢,看 到它長成新芽后,我們在澆水的時候,再混合一些水溶肥對它灌根,水溶肥選擇含有氮元素的就可以了,爆崽的速率會更高。
結語:多肉并不難養,但是必須掌握方法,生長速度才會更快。